中國品牌與防偽雜志/中國品牌質量網訊 據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3月10日發布的“2022年六安市消保委及市場監管系統十大消費維權典型案例”內容,其中,商品芒果干的價簽標示引誤解維權案內容如下:
[案例簡介]
2022年6月26日,裕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王女士的投訴,稱其當日在市區某廣場3樓零食柜臺購買芒果干,標價顯示13.8元,王女士以為是13.8元/斤就裝了一些,稱重后王女士與售貨員確認價款,售貨員沒有明確告知,掃碼付款后才發現被收取了216元,王女士覺得價錢較高,向商家提出質疑,商家才告知標的是每兩的單價,仔細查看王女士才發現價簽顯示內容為13.8元/50g,且“50g”字樣很小,不仔細看根本不會注意到。王女士要求商家予以退貨并改變標價方式。經調解,商家為王女士退貨退款。裕安區市場監管局要求該零食柜臺明確清晰標示商品單價,并在消費者付款前向其確認收款金額。
[警示意義]
《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經營者應當明碼標價,注明商品的品名、計價單位和價格。價簽標示內容還應當真實明確、字跡清晰、貨簽對位、標示醒目。不標示或者顯著弱化標示對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不利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屬于價格欺詐行為。本案中,零食柜臺價簽上的標注是13.8元/50g,按消費者平時的消費習慣和日常消費理念,通常以“××元/500g”計價單位標價出售商品,改為以50g為計價單位,出現“價格數字標示大、計價單位標示小”的現象,消費者容易忽略計價單位,造成理解上誤判,從而引發消費糾紛。遇到上述情況,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消費者可行使撤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