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第三批2024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典型案例
中國品牌與防偽雜志/中國品牌質量網訊 2024年以來,聊城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執法力度,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的突出問題,聚焦電動自行車、燃氣灶具等重點產品,重拳出擊,精準發力,查辦了一批與群眾緊密相關、性質惡劣的違法案件,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安全。現將第三批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案例一:聊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高唐縣某電動車維修部未按照規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變更,擅自銷售列入目錄產品案
2024年8月,聊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高唐縣某電動車維修部未按照規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變更,擅自銷售列入目錄產品的行為,依法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
2024年7月26日,聊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高唐縣某電動車維修部檢查時發現其銷售的1輛電動自行車安裝電池與電動自行車隨車合格證標稱不一致,當事人構成未按照規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變更,擅自銷售列入目錄產品的違法行為,違反了《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第二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依據《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第五十四條第(二)項之規定,依法對其作出行政處罰。
電動自行車作為現代城市出行的重要工具,其普及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安全隱患。由于部分銷售者對電動自行車的非法改裝導致電動自行車存在安全隱患,通過該案件的辦理,可以有效規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避免因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而引發安全事故。
案例二:冠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冠縣某電動車批發部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和要求的工業產品案
2024年6月28日,冠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冠縣某電動車批發部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和要求的工業產品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了沒收涉案車輛、罰款的行政處罰。
2024年5月14日,冠縣市場監管局接到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交辦不合格報告,顯示冠縣某電動自行車批發部銷售的某品牌電動自行車經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產品。經調查,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銷售不合格電動自行車,其危害深遠且影響廣泛。此類車輛往往存在電池安全隱患、制動系統失靈等質量問題,嚴重威脅消費者人身安全,易引發火災、交通事故等嚴重后果。同時,不合格電動自行車泛濫市場,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合法廠商權益,阻礙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健康發展。
案例三:聊城市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茌平區某家電車行未按照規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變更,擅自銷售列入目錄產品案
2024年4月18日,聊城市茌平區市場監管局對聊城市茌平區某家電車行未按照規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變更,擅自銷售列入目錄產品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罰款行政處罰。
2024年3月5日,聊城市茌平區市場監管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當事人店內有正在銷售的5輛某品牌電動自行車(蓄電池類型:鋰電),當事人為上述5輛電動自行車實際配備為鉛酸電池,且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其中一輛電動自行車安裝使用的控制器與車輛合格證信息不符。當事人均無法提供更換后電動自行車新的認證證書或其他相關證明文件。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第二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依據《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第五十四條第(二)項之規定,依法對其作出行政處罰。
電動自行車質量與人民群眾出行安全密切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依法重拳打擊生產、銷售劣質電動自行車的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經營秩序,保障群眾人身財產安全。
案例四:東昌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聊城市東昌府區某安防器材經營部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案
2024年1月,東昌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聊城市東昌府區某安防器材經營部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的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的違法行為作出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產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的行政處罰。
2023年10月31日,東昌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對聊城市東昌府區某安防器材經營部銷售的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進行監督抽查。經抽樣檢驗,報警動作值試驗、報警重復性試驗、跌落試驗不符合GB 15322.2-2019標準,判定該產品不合格。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東昌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是一種用于監測家庭中可能產生可燃氣體的安全設備。它可以檢測家庭燃氣(如天然氣、煤氣等)或其他可燃氣體(如液化氣等)的泄露情況,并在檢測到可燃氣體濃度超過預設值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提醒人們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保障家庭安全。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的質量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是老百姓最為關注的民生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將嚴厲打擊劣質燃氣具及配件,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
案例五: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部對聊城市某百貨批發有限公司銷售以假充真的產品案
2024年6月12日,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部依法對聊城市某公司銷售以假充真的產品的違法行為,作出罰款、沒收違法產品的行政處罰。
2024年5月20日,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部接協助調查函,當事人銷售的燃氣灶具存在改裝。經查,當事人作為家用燃氣灶具的經銷商,自行將涉案家用燃氣灶具天然氣噴嘴更換為液化氣噴嘴,銘版標簽使用燃氣種類改為液化氣標志,作為液化氣售出。當事人的行為構成了“銷售以假充真的產品”的違法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開發區市場監管部依法給予當事人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
天然氣與液化氣在成分、熱值、起源壓力、燃燒特征等方面存在差異,液化氣灶和天燃氣灶噴嘴的孔徑不同,更換燃氣灶噴嘴易出現不正常燃燒現象,存在安全隱患。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開展燃氣安全整治工作,通過嚴查嚴打,切實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