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一口價”浪潮:真相、自救與價值重構 —— 從價格戰到生存戰的深層邏輯
2025年的中國車市,合資品牌車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生死時速”。
一邊是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突破50%的緊逼,一邊是合資品牌市場份額從60%縮水至不足35%的頹勢,絕境之下燃油車市場掀起“一口價”變革:別克君威殺入10萬元區間,天籟以12.78萬元“擊穿”B級車底線,雅閣、邁騰從20萬元高位俯沖至15萬元以內……這場看似瘋狂的降價潮,實則是傳統合資車企在新能源浪潮下的集體自救。
然而,當“一口價”成為營銷狂歡,在看似透明的價格背后,卻暗藏廠家與經銷商精心設計的利益陷阱。這場戰役,究竟是合資品牌的“最后一搏”,還是行業生態重構的起點?合資品牌的自救之道,到底路在何方?
套路叢生:誰在“明碼標價”外衣下暗藏刀鋒?
盡管“一口價”的本意是“讓利消費者”的善意之舉,但隨著市場操作的深入與不良商家的僥幸心理作祟,多數宣傳背后暗藏玄機,讓“一口價”變味:
1. 舊款改標,清庫存為先。
某日系品牌將2022款車型更換中網、調整配置后,以“2024款特別版”名義推出“一口價”,實際核心部件與老款完全一致,價格卻比老款清倉時更高。消費者為“新款”名頭多付上萬元,廠商則借機消化滯銷零部件。
2. 金融陷阱,羊毛出在羊身上。
“0首付”、“3年免息”等金融方案常與“一口價”捆綁。以某德系品牌為例,宣稱直降4萬元,但若選擇分期購車,需支付高額手續費、強制購買全險,實際總支出反而高于原價。
3. 配置縮水,成本轉嫁消費者。
部分品牌在推出“一口價”車型時,悄然減配安全氣囊數量、取消智能駕駛功能,甚至使用低成本輪胎。消費者以為獲得低價,實則買到“閹割版”產品。
4. 區域限制,制造虛假稀缺性。
“僅限前100名”、“僅限XX地區”等話術屢見不鮮。調查發現,某品牌宣稱“限量特供”,實際全國庫存超5000臺,所謂“區域專享”,也只是人為制造緊迫感的營銷手段。
破局之道:犧牲“價格”換生存時間
近年來,自主品牌憑借電動化與智能化優勢,幾乎開始全面壓制合資車企,市占率從60%飆升至75%。面對此景,合資車企只能以價格換時間,試圖在技術反攻前守住陣地。
1. 技術反攻:燃油車另辟蹊徑的“功率分流”技術。
比如,長安福特就在大馬力發動機的基礎上,加持20年技術沉淀的混動技術,實現強強聯合的“大馬力E混動”,體現了傳統燃油車企在新能源轉型中的創新思路;其核心是通過混合動力技術實現燃油效率與動力性能的平衡,同時規避純電動車的短板,是比較符合當下國情的混動技術。
長安福特大馬力E混動系統
2. 政策公平化:反思“油電同權”的生存命題。
其實,就目前來說,燃油車仍是部分消費者的“剛需”,尤其在補能效率、冬季續航等場景下。政策層面,工信部亦強調需推動燃油車技術升級,取消不合理限行限購,實現“油電同權”。唯有公平競爭,才能避免燃油車在價格戰中“失血而亡”。
3. 用戶思維:從“賣車”到“經營關系”。
“一口價”的核心并非單純的降價,而是合資車企對市場規則的顛覆性重構。換句話說,降價能換來銷量,但換不來品牌;套路能吸引眼球,但贏不了人心。因此,當真正建立起“無套路”的策略,將價格與價值進行深度匹配,才能贏得當下的訂單的同時,在消費者心中種下了信任的種子,為長期的客戶關系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然而,并不是每個車企,都能看得這么遠。在“一口價”淪為營銷話術的亂局中,福特蒙迪歐1.5T舒雅型以12.58萬的“真一口價”成為清流;加上它A柱到C柱采用1700MPa高強度鋼,車頂承壓8.3噸;這樣的價格,這樣的安全品質,算是以最大的生命承諾,與用戶建立最初的信賴。
價值重構:從“躺平式降價”到“長期主義突圍”!
正如上文所說,不少品牌單純依靠降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這種做法雖能在短期內刺激銷量,但如果還要玩套路,特別是不能堅守產品品質,一定難以建立起穩固的市場地位與品牌忠誠度。
在“一口價”浪潮中,長安福特蒙迪歐以12.58萬的價格,提供近5米車長、近3米軸距,還以不減配,直擊消費者對“大空間+高配置”的需求痛點。這種“降維定價+越級配置”的組合,用“做加法”的策略以提供更出色的產品性能和駕駛體驗,讓消費者花的每一分錢都能夠買到物有所值的產品,傳遞出合資車企“以產品力破局”的決心。
價格戰是術,價值戰才是道,低價低配的“躺平式降價”雖能短暫引流,然而沒有品質作為護城河的價格讓利,終將成為一場“自毀長城”的狂歡。“價格”終會觸底,但“價值”永遠沒有天花板。當價格戰卷無可卷時,只有依靠價值與用戶建立起信任鏈條的品牌,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結語:大浪淘沙,唯有真誠終將戰勝套路
合資車的“一口價”浪潮,本質上是一場行業信任危機與自我救贖的博弈。
短期來看,套路化營銷或許能帶來銷量脈沖;但真正的“勝負手”或許只有那些始終堅持“產品+誠意”雙驅動的品牌,相信,當行業從“價格雪崩”轉向“價值雪道”,以“真一口價”守住品質底線,回歸用戶價值的玩家,才能穿越周期,為后燃油車時代寫下最后一個值得銘記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