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提升及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產品質量提升及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產品質量有待提高。xx年,全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產品合格率較2016年下降了1.27%,問題發現率上升了1.3%。究其原因,一是部分企業主質量安全意識差,未認真落實進貨驗收制度或缺乏檢驗手段,也未進行委托檢驗,忽視了檢驗環節。二是企業片面追求利益,在生產過程中過分降低成本,生產工藝存在缺陷。三是少數行業發展過快,使得市場亂象叢生,原料以次充好。四是部分企業對國家法律法規不熟悉,生產過程管理不到位,導致產品質量偏低。
(二)質量基礎有待提高。主要表此刻,一是企業標準化意識淡薄、標準化技術人才匱乏、標準競爭力不強。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業對標準化提高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的促進作用認識不夠,主導或參與制修訂標準的本事和進取性不高,一些國標行標主要由傳統有色金屬產業來主導或參與制修訂,標準延伸和普及面不深不廣。二是縣級局技術機構檢驗檢測本事明顯不足,部分縣局質檢機構未延續資質,大部分縣局質檢機構未研究本事擴項,現有檢驗檢測本事遠遠不能適應新的要求。主要原因是運行機制不活、檢測設備投入不足,技術人員配備不到位。
(三)質量監管有待加強。主要表此刻,一是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基層基礎工作較為薄弱;電梯故障問題比較突出,用戶投訴較多,xx年電梯投訴127起(同比2016年減少了32起),主要原因是人機比矛盾日趨突出。特種設備每年以15%以上速度增長,此刻用設備達19000余臺套(不含氣瓶),全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共45人,現有監管力量已很不適應特種設備數量快速增加的需要。二是執法檢查、抽樣巡查等日常工作的開展受影響。主要原因是自2016年年底車改后,稽查支隊只保留1臺車作用車,而要承擔著北湖、蘇仙兩區的行政執法及12365投訴舉報平臺的管理工作,工作量大面廣,車輛的不足嚴重影響了工作開展。三是認證監管力量有待加強。主要原因是市局僅有2名人員,還擔負科技工作;縣級局監管人員缺少,工作基本停滯。
(四)主導產業有待優化。石墨、寶石、電子等產業中小企業大多未建立質量檢驗室,全憑生產經驗進行生產控制,存在極大的生產風險隱患。一旦生產原料原因或不可預計的生產事故,產品質量將無法保證。大多企業科研投入不足,生產配方、工藝技術停留在最初建廠時水平,產品質量等級低。企業之間缺乏有效橫向合作,為了搶奪市場資源相互壓價,惡意競爭,不利于產業發展。造成產業不優的原因是政府部門對主導產業的發展引導不夠,產業技術指導乏力,缺少專門的公共基礎技術科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