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又丰满大屁股BBBBB,日本又黄又爽gif动态图,任我行被困西湖牢底多少年,国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歡迎訪問:中國品牌質量網-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中國防偽行業協會主辦國家級中央在京科技期刊《中國品牌與防偽》雜志的官方網站。全國產品質量網絡投訴聯盟智庫平臺,消費品執法打假協作聯盟專家智庫建設平臺,重點產品、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產品質量問題摸排平臺。

四川:《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 知識競賽試題

發布時間:2024-08-22    來源:中國品牌質量網    瀏覽量:

《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知識競賽試題
 

  一、單選題(40題)

  1.在工作中發現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線索的,應當及時移交(D)。

  A、公安機關

  B、法院

  C、檢察院

  D、紀檢監察機關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二十條:登記機關在調查假冒企業登記相關違法行為時,發現涉嫌構成偽造印章、詐騙等犯罪行為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在工作中發現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線索的,應當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

  2.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具體情形不包括(D)。

  A、偽造、變造其他企業的印章、營業執照、批準文件、授權文書

  B、偽造身份驗證信息

  C、提交虛假承諾

  D、委托中介機構代辦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二條: 前款所稱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具體情形包括:(一)偽造、變造其他企業的印章、營業執照、批準文件、授權文書等;(二)偽造身份驗證信息;(三)提交虛假承諾;(四)其他隱瞞重要事實的情形。)

  3.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登記機關受理調查申請后,應當在(B)內完成調查,并及時作出撤銷或者不予撤銷登記的決定。

  A、30日 B、3個月

  C、60日 D、4個月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第二款:登記機關受理申請后,應當在3個月內完成調查,并及時作出撤銷或者不予撤銷登記的決定。情形復雜的,經登記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個月。)

  4.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 B )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A、7個工作日 B、20個工作日

  C、30個工作日 D、2個月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四條第一款: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5.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企業登記的,由登記機關依法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 )罰款;情節嚴重的,處( )的罰款,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責任人依法作出處理。

  A、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

  B、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

  C、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

  D、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八條第一款: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企業登記的,由登記機關依法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責任人依法作出處理。)

  6.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自該登記被撤銷之日起( A )內不得再次申請企業登記;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較重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被列入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A、3年 B、1年

  C、5年 D、6年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九條第一款: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自該登記被撤銷之日起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企業登記;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較重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被列入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登記機關應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

  7.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 A )應當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負責。

  A、申請人 B、辦理人

  C、代理人 D、登記機關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六條第一款:申請人應當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負責。)

  8.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 C )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A、該假冒登記所在公安機關 B、當地審判機關

  C、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 D、當地稅務部門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九條第一款: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9.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不包括( D )。

  A、對實施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起到決定作用,負有組織、決策責任的人員

  B、具體執行、積極參與的人員

  C、對實施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起到決定作用,負有指揮等責任的人員

  D、知道違法行為但不舉報、不制止的人員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九條第二款:本規定所稱直接責任人包括對實施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起到決定作用,負有組織、決策、指揮等責任的人員,以及具體執行、積極參與的人員。)

  10.下列哪種情形,登記機關應當撤銷登記( D )

  A、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事實不清楚的

  B、被假冒企業未提出異議,并在此基礎上從事過相關管理、經營活動或者獲得收益的

  C、被假冒企業對其被假冒登記知情,以明示方式表示同意的

  D、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配合撤銷登記的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二條第一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關應當撤銷登記:(一)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事實清楚的;(二)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配合撤銷登記的;(三)其他依法應當撤銷登記的情形。)

  11.在工作中發現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線索的,應當及時移交( B )。

  A、公安機關 B、監察機關

  C、人民法院 D、審計機關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二十條第二款:在工作中發現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線索的,應當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

  12.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不包括( D )。

  A、撤銷設立登記 B、撤銷變更登記

  C、撤銷注銷登記 D、撤銷復議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四條第二款:撤銷設立登記的,標注“已撤銷設立登記”,公示被撤銷登記日期和原因、作出撤銷決定的機關等信息。撤銷變更登記的,恢復公示被假冒登記前的信息,同時公示撤銷假冒登記相關信息。撤銷注銷登記的,恢復公示注銷前的信息,標注“已撤銷注銷登記,恢復主體資格”。)

  13.受委托的自然人或者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C )。

  A、偽造法律文件、印章、簽名;

  B、幫助他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材料;

  C、表明其代理身份;

  D、以轉讓牟利為目的,大量申請企業登記;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六條第二款:受委托的自然人或者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表明其代理身份,不得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簽名,不得采取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手段,不得教唆、編造或者幫助他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材料;不得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

  14.為有效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哪些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D)

  A、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

  B、公安機關

  C、紀檢監察機關

  D、以上都是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構建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溝通協調機制,強化信息共享核驗,加強源頭預防,推進全過程控制,依法及時查處違法行為。 第七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建立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共享機制。 第二十條:登記機關在調查假冒企業登記相關違法行為時,發現涉嫌構成偽造印章、詐騙等犯罪行為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在工作中發現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線索的,應當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

  15.市場監管部門在辦理國有企業登記時,以下哪項不是必須核驗事項。(C)

  A、查驗比對其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是否一致

  B、核驗其電子營業執照

  C、核驗其法定代表人等自然人的身份信息

  D、核驗提交的申請材料是否符合登記申請規定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五條: 當事人為企業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核驗電子營業執照的方式進行身份核驗;未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的,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等自然人應當進行實名驗證。 第七條:登記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登記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通過信息化等方式,查驗比對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信息查驗比對不一致,不符合有關登記申請規定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16.甲縣市場監管局于2023年3月11日(星期六)收到一企業的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調查申請,該局最遲應當于(B)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A、3月13日

  B、3月15日

  C、3月17日

  D、3月20日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 登記機關收到調查申請后,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17.登記機關受理申請后,應當在(C)內完成調查,并及時作出撤銷或者不予撤銷登記的決定。

  A、1個月

  B、2個月

  C、3個月

  D、4個月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 登記機關受理申請后,應當在3個月內完成調查,并及時作出撤銷或者不予撤銷登記的決定。情形復雜的,經登記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個月。)

  18.登記機關作出撤銷設立登記的,應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D)信息。

  A、被撤銷的日期

  B、被撤銷的原因

  C、作出撤銷決定的機關

  D、以上都是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四條:撤銷設立登記的,標注“已撤銷設立登記”,公示被撤銷登記日期和原因、作出撤銷決定的機關等信息。)

  19.甲縣人民政府明確由該縣行政審批局承擔企業登記工作,若該轄區內乙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應當向()提出調查申請。

  A、甲縣市場監管局

  B、甲縣行政審批局

  C、甲縣司法局

  D、甲縣公安局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擔企業登記工作的部門(以下稱登記機關)負責本轄區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防范和查處工作。第九條: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20.登記機關在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公示期(B)日。

  A、20日

  B、45日

  C、20個工作日

  D、45個工作日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在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公示期45日。)

  21.登記機關在下列哪種情形下應當依法進行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調查?(D)

  A、被假冒企業主動申請

  B、登記機關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

  C、收到有關部門移交的線索

  D、以上都是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九條: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登記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或者收到有關部門移交的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線索的,應當依法進行調查。)

  22.登記機關完成調查后應當依法作出撤銷或者不予撤銷的決定,下列哪種情況可以不予撤銷登記。(A)

  A、有證據證明被假冒企業對其被假冒登記知情,以明示方式表示同意

  B、被假冒企業未提出異議

  C、被假冒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在假冒企業從事過管理工作

  D、以上都不可以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二條:屬于前款第一項規定,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假冒企業對其被假冒登記知情,以明示方式表示同意,或者未提出異議,并在此基礎上從事過相關管理、經營活動或者獲得收益的,登記機關可以不予撤銷登記。)

  23.假冒企業被(B)的,企業可以不繳回營業執照。

  A、撤銷設立登記

  B、撤銷注銷登記

  C、撤銷變更登記

  D、以上都不是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五條:假冒企業被撤銷設立登記、變更登記的,企業應當繳回營業執照,拒不繳回或者無法繳回的,由登記機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營業執照作廢。)

  24.登記機關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過程中,必須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的是(D)

  A、將直接責任人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

  B、作出的撤銷決定

  C、對拒不交回營業執照的,公示其營業執照作廢

  D、以上都是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四條: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第十五條:假冒企業被撤銷設立登記、變更登記的,企業應當繳回營業執照,拒不繳回或者無法繳回的,由登記機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營業執照作廢。 第十九條: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自該登記被撤銷之日起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企業登記;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較重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被列入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登記機關應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

  25.中介機構違反本規定相關規定,登記機關可對其處以()萬元以下罰款。

  A、5

  B、10

  C、15

  D、20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八條: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申請人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進行企業登記,仍接受委托代為辦理,或者協助其進行虛假登記的,由登記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26.登記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認定撤銷登記決定錯誤的,(D)撤銷該決定。

  A、應當

  B、必須

  C、不能

  D、可以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七條:登記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認定撤銷登記決定錯誤的,可以撤銷該決定,恢復原登記狀態,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

  27.(C)對登記機關作出的有關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A、被假冒企業

  B、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

  C、假冒登記企業

  D、協助辦理登記的中介機構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二十一條:假冒登記企業或者利害關系人對登記機關作出的有關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28.相關單位或個人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移送司法機關的,登記機關(B)。

  A、不予受理

  B、不予登記

  C、中止調查

  D、予以注銷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六條: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者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經審查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29.《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八條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建立企業名稱預防性保護機制,完善企業名稱禁限用管理制度,加大企業名稱合法權益保護力度。根據相關規定,企業登記的名稱不能包含以下哪些內容(D)

  A、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

  B、使用外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名稱及其通用簡稱、特定稱謂

  C、可能使公眾受騙或者產生誤解

  D、以上都是

  (依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十一條:企業名稱不得有下列情形:(一)損害國家尊嚴或者利益;(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三)使用或者變相使用政黨、黨政軍機關、群團組織名稱及其簡稱、特定稱謂和部隊番號;(四)使用外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名稱及其通用簡稱、特定稱謂;(五)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六)含有民族、種族、宗教、性別歧視的內容;(七)違背公序良俗或者可能有其他不良影響;(八)可能使公眾受騙或者產生誤解;

  (九)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30.對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公示期45日。在公示期內,相關企業及其利害關系人在公示期沒有提出異議的,登記機關(C)依法撤銷其企業登記。

  A、應當

  B、不能

  C、可以

  D、視情況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 相關企業及其利害關系人在公示期內沒有提出異議的,登記機關可以依法撤銷其企業登記。)

  31.企業登記實行實名制。申請人(A)配合登記機關核驗身份信息。

  A、應當

  B、不能

  C、可以

  D、視情況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五條:企業登記實行實名制。申請人應當配合登記機關核驗身份信息。)

  32.以下哪種情形可以對中介機構從重處罰。(B)

  A、教唆申請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材料

  B、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嚴重影響社會公共秩序

  C、未表明代理身份

  D、變造法律文件、簽名等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六條: 受委托的自然人或者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表明其代理身份,不得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簽名,不得采取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手段,不得教唆、編造或者幫助他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材料;不得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 第十八條:中介機構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二款規定,多次從事上述違法行為,或者性質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從重處罰。)

  33.關于對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處理說法錯誤的是(A):

  A、自該登記被撤銷之日起2年內不得再次申請企業登記

  B、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較重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被列入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C、登記機關應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

  D、以上都不對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九條: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自該登記被撤銷之日起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企業登記;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較重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被列入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登記機關應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

  34.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機關發生變更的,由(B)負責處理撤銷登記。

  A、原登記機關

  B、現登記機關

  C、由申請人選擇

  D、以上都不對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第二款:登記機關受理申請后,應當在3個月內完成調查,并及時作出撤銷或者不予撤銷登記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五十一條:涉嫌虛假登記市場主體的登記機關發生變更的,由現登記機關負責處理撤銷登記,原登記機關應當協助進行調查。)

  35.登記機關在開展假冒企業登記調查期間,發現哪些情形可以中止調查?(D)

  A、有證據證明與涉嫌虛假登記相關的民事權利存在爭議的

  B、涉嫌虛假登記的市場主體正在訴訟或者仲裁程序中的

  C、登記機關收到有關部門出具的書面意見,證明涉嫌虛假登記的市場主體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存在違法案件尚未結案

  D、以上都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五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當事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申請,登記機關可以中止調查:(一)有證據證明與涉嫌虛假登記相關的民事權利存在爭議的;(二)涉嫌虛假登記的市場主體正在訴訟或者仲裁程序中的;(三)登記機關收到有關部門出具的書面意見,證明涉嫌虛假登記的市場主體或者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存在違法案件尚未結案,或者尚未履行相關法定義務的。)

  36.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C)負責。

  A、合法性

  B、完整性

  C、真實性

  D、關聯性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九條: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37.登記機關進行企業登記時,當事人應當如何配合進行身份核驗?(D)

  A、核驗電子營業執照

  B、未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的,配合對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等自然人進行人臉識別等實名驗證

  C、涉及國有企業的配合進行產權登記信息比對

  D、以上都是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五條:當事人為企業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核驗電子營業執照的方式進行身份核驗;未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的,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等自然人應當進行實名驗證。第七條:登記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登記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通過信息化等方式,查驗比對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信息查驗比對不一致,不符合有關登記申請規定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38.撤銷登記包括(D)?

  A、設立登記

  B、變更登記

  C、注銷登記

  D、以上都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條:市場主體登記包括設立登記、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四條:撤銷設立登記的,標注“已撤銷設立登記”,公示被撤銷登記日期和原因、作出撤銷決定的機關等信息。撤銷變更登記的,恢復公示被假冒登記前的信息,同時公示撤銷假冒登記相關信息。撤銷注銷登記的,恢復公示注銷前的信息,標注“已撤銷注銷登記,恢復主體資格”。)

  39.假冒企業被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其拒不繳回紙

  質營業執照的,經公示后其營業執照作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電子營業執照作廢

  B、紙質營業執照作廢

  C、電子營業執照和紙質營業執照同時作廢

  D、電子營業執照和紙質營業執照先后作廢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五條:假冒企業被撤銷設立登記、變更登記的,企業應當繳回營業執照,拒不繳回或者無法繳回的,由登記機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營業執照作廢。假冒企業已領取電子營業執照的,其電子營業執照與紙質營業執照同步作廢。)

  40.對于下列哪種情形,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D)

  A、申請人提供的資料齊全、真實、合法、有效

  B、國有企業登記時,通過查驗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一致

  C、登記符合社會公共利益

  D、相關單位或個人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移送司法機關的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六條:申請人應當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負責。第七條:登記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登記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通過信息化等方式,查驗比對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信息查驗比對不一致,不符合有關登記申請規定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第十六條: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者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經審查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二、多選題(20題)

  1.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中指的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具體情形包括():

  A、偽造、變造其他企業的印章、營業執照、批準文件、授權文書等

  B、偽造身份驗證信息

  C、提交虛假承諾

  D、其他隱瞞重要事實的情形

  正確答案:AB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對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防范和查處。

  本規定所稱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是指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冒用其他企業名義,將其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非公司企業法人出資人、合伙企業合伙人等的違法行為。

  前款所稱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具體情形包括:(一)偽造、變造其他企業的印章、營業執照、批準文件、授權文書等;(二)偽造身份驗證信息;(三)提交虛假承諾;(四)其他隱瞞重要事實的情形。)

  2.《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申請人應當對提交材料的()負責。

  A、真實性

  B、完整性

  C、合法性

  D、有效性

  正確答案:A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六條:申請人應當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負責。)

  3.登記機關應當撤銷登記的情形包括():

  A、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事實清楚的

  B、有證據證明被假冒企業對其被假冒登記知情,或者以明示或者默示方式作出意思表示的

  C、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配合撤銷登記的

  D、其他依法應當撤銷登記的情形。

  正確答案:A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關應當撤銷登記:

  (一)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事實清楚的;

  (二)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配合撤銷登記的;

  (三)其他依法應當撤銷登記的情形。

  屬于前款第一項規定,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假冒企業對其被假冒登記知情,以明示方式表示同意,或者未提出異議,并在此基礎上從事過相關管理、經營活動或者獲得收益的,登記機關可以不予撤銷登記。)

  4.登記機關對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20日

  B、45日

  C、20個工作日

  D、45個工作日

  正確答案:AB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四條: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5.在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下列公示期說法錯誤的是():

  A、20日

  B、45日

  C、20個工作日

  D、45個工作日

  正確答案:A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

  在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公示期45日。)

  6.《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企業登記的,由登記機關依法():

  A、責令改正

  B、沒收違法所得

  C、處以罰款

  D、吊銷營業執照

  正確答案:AB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八條: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企業登記的,由登記機關依法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責任人依法作出處理。)

  7.登記機關可以通過以下哪些方式()依法開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調查:

  A、企業申請

  B、主動發現

  C、其他部門移交的線索

  D、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配合撤銷登記的

  正確答案:ABC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九條: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登記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或者收到有關部門移交的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線索的,應當依法進行調查。)

  8.《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中強化了對中介機構的管理,下列哪些事項()屬于中介機構違法行為:

  A、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簽名

  B、采取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手段

  C、教唆、編造或者幫助他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材料

  D、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

  正確答案:AB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六條:申請人應當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負責。

  受委托的自然人或者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表明其代理身份,不得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簽名,不得采取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手段,不得教唆、編造或者幫助他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材料;不得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

  9.登記機關依法調查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可以結合()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撤銷企業登記等決定。

  A、具有法定資質的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

  B、公司出具的情況說明

  C、有關部門出具的書面意見

  D、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AC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一條:登記機關依法調查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可以結合具有法定資質的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或者有關部門出具的書面意見進行處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10.下列哪種()情形,登記機關可以不予登記。

  A、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者移送司法機關的

  B、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經審查違反法律法規規定

  C、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

  D、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由中介代為辦理

  正確答案:ABC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六條: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者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經審查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11.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冒用其他企業名義,將其登記為()的違法行為即為假冒企業登記。

  A、合伙企業合伙人

  B、有限責任公司股東

  C、非公司企業法人出資人

  D、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

  正確答案:ABC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是指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冒用其他企業名義,將其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非公司企業法人出資人、合伙企業合伙人等的違法行為。)

  12.中介機構違反《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六條第二款規定,協助進行虛假登記的,登記機關可以對其進行何種處理()?

  A、沒收違法所得

  B、處10萬元以下罰款

  C、對性質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從重處罰

  D、對其私刻印章等違法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正確答案:AB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八條: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申請人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進行企業登記,仍接受委托代為辦理,或者協助其進行虛假登記的,由登記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中介機構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二款規定,多次從事上述違法行為,或者性質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從重處罰。第二十條 登記機關在調查假冒企業登記相關違法行為時,發現涉嫌構成偽造印章、詐騙等犯罪行為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13.登記機關收到調查申請后,有下列哪些情形()可以登記機關可以不予受理:

  A、涉嫌冒用自然人身份的虛假登記,被冒用人未能通過身份信息核驗的

  B、涉嫌虛假登記的市場主體已注銷的,申請撤銷注銷登記的除外

  C、登記機關收到被虛假登記主體提供的證據材料證實屬實的

  D、其他依法不予受理的情形

  正確答案:ABD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五十二條:登記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關可以不予受理:(一)涉嫌冒用自然人身份的虛假登記,被冒用人未能通過身份信息核驗的;(二)涉嫌虛假登記的市場主體已注銷的,申請撤銷注銷登記的除外;(三)其他依法不予受理的情形。

  14.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構建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溝通協調機制,下列哪些()屬于構建溝通協調機制的措施?

  A、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建立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共享機制

  B、與其他有關部門建立假冒企業登記違法線索移交機制

  C、對調查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時發現的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D、對發現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線索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理

  正確答案:AB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七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建立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共享機制。第九條 登記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或者收到有關部門移交的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線索的,應當依法進行調查。第二十條:登記機關在調查假冒企業登記相關違法行為時,發現涉嫌構成偽造印章、詐騙等犯罪行為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在工作中發現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線索的,應當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

  15.關于企業假冒企業登記的調查程序的期限,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登記機關應當在收到調查申請后5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決定

  B、登記機關應當在受理申請后3個月內完成調查

  C、對情形復雜的,經登記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個月

  D、對無法聯系或拒不配合的,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公示期為45日。

  正確答案:B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登記機關收到調查申請后,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登記機關受理申請后,應當在3個月內完成調查,并及時作出撤銷或者不予撤銷登記的決定。情形復雜的,經登記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個月。

  在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公示期45日。)

  16.在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調查中,常需要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公示相關信息,下列有關公示期限說法錯誤的有()

  A、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公示

  B、對無法聯系或拒不配合的,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公示期為45日。

  C、對假冒企業因被撤銷登記、變更登記拒不繳回或無法繳回營業執照的,公示期為30日

  D、登記機關或上級機關認定撤銷登記決定錯誤的,可以撤銷該決定,公示滿20日后恢復原登記狀態。

  正確答案: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在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公示期45日。第十四條: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第十五條:假冒企業被撤銷設立登記、變更登記的,企業應當繳回營業執照,拒不繳回或者無法繳回的,由登記機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營業執照作廢。第十七條:登記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認定撤銷登記決定錯誤的,可以撤銷該決定,恢復原登記狀態,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

  17.為強化源頭防控,有效防范假冒企業登記,《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明確了哪些()制度要求?

  A、建立部門溝通協調機制,強化信息共享

  B、企業登記實名制,強化身份信息核驗

  C、企業名稱預防性保護機制,完善企業名稱禁限用管理制度

  D、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強化國有產權出資管理

  正確答案:AB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四條: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構建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溝通協調機制,強化信息共享核驗,加強源頭預防,推進全過程控制,依法及時查處違法行為。第五條:企業登記實行實名制。申請人應當配合登記機關核驗身份信息。第七條: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建立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共享機制。第八條: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建立企業名稱預防性保護機制,完善企業名稱禁限用管理制度,加大企業名稱合法權益保護力度。)

  18.甲通過偽造乙公司的印章、營業執照等證明文件,將其登記為丙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對甲公司可以如何()處理?

  A、由登記機關責令其改正

  B、沒收違法所得

  C、并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D、并對其偽造印章的涉嫌犯罪行為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正確答案:AB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八條 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申請人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進行企業登記,仍接受委托代為辦理,或者協助其進行虛假登記的,由登記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中介機構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二款規定,多次從事上述違法行為,或者性質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從重處罰。第二十條 登記機關在調查假冒企業登記相關違法行為時,發現涉嫌構成偽造印章、詐騙等犯罪行為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19.甲市乙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某企業假冒企業登記的違法行為開展調查并作出撤銷登記的決定,符合哪些條件()可以撤銷該決定?

  A、B縣人民政府認定撤銷登記錯誤的

  B、A市市場監管局認定撤銷登記錯誤的

  C、B縣市場監管局認定撤銷登記錯誤的

  D、A市人民政府認定撤銷登記錯誤的

  正確答案:BC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七條:登記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認定撤銷登記決定錯誤的,可以撤銷該決定,恢復原登記狀態,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

  20.關于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直接責任人主要是指對實施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起到決定作用,且負有組織、決策、指揮等責任的人員

  B、對直接責任人,自該登記被撤銷之日起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企業登記

  C、對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較重行政處罰的,應當列入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D、對受到處理的直接責任人,應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

  正確答案:BCD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九條 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自該登記被撤銷之日起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企業登記;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較重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被列入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登記機關應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本規定所稱直接責任人包括對實施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起到決定作用,負有組織、決策、指揮等責任的人員,以及具體執行、積極參與的人員。)

  三、判斷題(20題)

  1.《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所稱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是指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冒用其他企業名義,將其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非公司企業法人出資人、合伙企業合伙人等的違法行為。( 對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是指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冒用其他企業名義,將其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非公司企業法人出資人、合伙企業合伙人等的違法行為。)

  2.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申請人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進行企業登記,仍接受委托代為辦理,或者協助其進行虛假登記的,由登記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錯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八條: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申請人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進行企業登記,仍接受委托代為辦理,或者協助其進行虛假登記的,由登記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3.在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公示期30日。( 錯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在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公示期45日。)

  4.登記機關在開展假冒企業登記調查期間,發現同一登記包含多個登記事項,其中部分登記事項被認定為虛假,必須撤銷全部登記事項。( 錯 )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五十七條:同一登記包含多個登記事項,其中部分登記事項被認定為虛假,撤銷虛假的登記事項不影響市場主體存續的,登記機關可以僅撤銷虛假的登記事項。)

  5.企業登記不實行實名制。( 錯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五條:企業登記實行實名制。申請人應當配合登記機關核驗身份信息。)

  6.受委托的自然人或者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表明其代理身份,不得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 對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六條:受委托的自然人或者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表明其代理身份,不得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簽名,不得采取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手段,不得教唆、編造或者幫助他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材料;不得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

  7.登記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或者收到有關部門移交的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線索的,應當依法進行調查。( 對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九條: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登記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或者收到有關部門移交的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線索的,應當依法進行調查。)

  8.登記機關收到調查申請后,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錯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登記機關收到調查申請后,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9.登記機關受理調查申請后必須在3個月內完成調查并作出決定。( 錯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第二款:登記機關受理申請后,應當在3個月內完成調查,并及時作出撤銷或者不予撤銷登記的決定。情形復雜的,經登記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個月。)

  10.相關企業及其利害關系人在公示期內沒有提出異議的,登記機關可以依法撤銷其企業登記。( 對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相關企業及其利害關系人在公示期內沒有提出異議的,登記機關可以依法撤銷其企業登記。)

  11.假冒企業被撤銷設立登記、變更登記的,企業應當繳回營業執照,拒不繳回或者無法繳回的,由登記機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營業執照作廢。( 對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五條:假冒企業被撤銷設立登記、變更登記的,企業應當繳回營業執照,拒不繳回或者無法繳回的,由登記機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營業執照作廢。假冒企業已領取電子營業執照的,其電子營業執照與紙質營業執照同步作廢。)

  12.被撤銷登記的企業有對外投資設立企業的,該企業負責人應當依法妥善處理,消除不良影響。( 對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三條:被撤銷登記的企業有對外投資設立企業的,該企業負責人應當依法妥善處理,消除不良影響。)

  13.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者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經審查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 對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六條: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者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經審查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14.登記機關在調查假冒企業登記相關違法行為時,發現涉嫌構成偽造印章、詐騙等犯罪行為的,應當加重行政罰款處罰。( 錯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二十條: 登記機關在調查假冒企業登記相關違法行為時,發現涉嫌構成偽造印章、詐騙等犯罪行為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15.假冒登記企業或者利害關系人對登記機關作出的有關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對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二十一條:假冒登記企業或者利害關系人對登記機關作出的有關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16.登記機關撤銷變更登記的,應恢復公示被假冒登記前的信息,同時公示撤銷假冒登記相關信息。(對)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四條:撤銷變更登記的,恢復公示被假冒登記前的信息,同時公示撤銷假冒登記相關信息。)

  17.登記機關撤銷注銷登記的,應恢復公示注銷前的信息,標注“已撤銷注銷登記,恢復主體資格”。(對)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四條:撤銷注銷登記的,恢復公示注銷前的信息,標注“已撤銷注銷登記,恢復主體資格”。)

  18.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實名認證系統,采用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實名驗證。( 對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五條: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實名認證系統,采用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實名驗證。)

  19.當事人為企業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核驗電子營業執照的方式進行身份核驗;未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的,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等自然人應當進行實名驗證。( 對 )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五條:當事人為企業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核驗電子營業執照的方式進行身份核驗;未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的,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等自然人應當進行實名驗證。

  20.登記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登記時,無需通過信息化等方式查驗比對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錯)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七條:登記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登記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通過信息化等方式,查驗比對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信息查驗比對不一致,不符合有關登記申請規定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四、簡答題(10題)

  1.按照《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申請人應當如何配合登記機關核驗身份信息?

  參考答案: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實名認證系統,采用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實名驗證。當事人為企業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核驗電子營業執照的方式進行身份核驗;未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的,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等自然人應當進行實名驗證。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五條: 企業登記實行實名制。申請人應當配合登記機關核驗身份信息。

  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實名認證系統,采用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實名驗證。

  當事人為企業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核驗電子營業執照的方式進行身份核驗;未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的,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等自然人應當進行實名驗證。)

  2.登記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登記時,為防范假冒國企登記違法行為發生,應當怎么做?

  參考答案:登記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登記時,應當通過信息化等手段查驗比對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信息查驗比對不一致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七條:登記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登記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通過信息化等方式,查驗比對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信息查驗比對不一致,不符合有關登記申請規定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3.登記機關可以通過哪些形式啟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調查程序?

  參考答案:1.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負責。2.登記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或者收到有關部門移交的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線索的,應當依法進行調查。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九條: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登記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或者收到有關部門移交的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線索的,應當依法進行調查。)

  4.登記機關如何開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調查?

  參考答案:一是受理調查申請。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二是證據收集。結合具有法定資質的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或有關部門出具的書面意見進行處理。三是依法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登記機關收到調查申請后,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在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公示期45日。第十一條:登記機關依法調查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可以結合具有法定資質的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或者有關部門出具的書面意見進行處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十四條: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5.登記機關完成調查程序后,哪些情形應當作出撤銷登記決定?

  參考答案: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事實清楚的;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配合撤銷登記的;其他依法應當撤銷登記的情形。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假冒企業對其被假冒登記知情,以明示方式表示同意,或者未提出異議,并在此基礎上從事過相關管理、經營活動或者獲得收益的,登記機關可以不予撤銷登記。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關應當撤銷登記:

  (一)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事實清楚的;

  (二)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配合撤銷登記的;

  (三)其他依法應當撤銷登記的情形。

  屬于前款第一項規定,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假冒企業對其被假冒登記知情,以明示方式表示同意,或者未提出異議,并在此基礎上從事過相關管理、經營活動或者獲得收益的,登記機關可以不予撤銷登記。)

  6.作出撤銷登記決定,登記機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時應當注意哪些事項?

  參考答案:一是注意時間節點,需在20個工作日內公示;二是分情形標注。撤銷設立登記的,標注“已撤銷設立登記”;撤銷注銷登記的,標注“已撤銷注銷登記,恢復主體資格”。三是注意公示不同的信息。撤銷設立登記的,公示被撤銷登記日期和原因、作出撤銷決定的機關等信息;撤銷變更登記的,恢復公示被假冒登記前的信息,同時公示撤銷假冒登記相關信息;撤銷注銷登記的,恢復公示注銷前的信息。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四條: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撤銷設立登記的,標注“已撤銷設立登記”,公示被撤銷登記日期和原因、作出撤銷決定的機關等信息。

  撤銷變更登記的,恢復公示被假冒登記前的信息,同時公示撤銷假冒登記相關信息。

  撤銷注銷登記的,恢復公示注銷前的信息,標注“已撤銷注銷登記,恢復主體資格”。)

  7.中介機構在辦理登記代理事宜時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參考答案: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表明其代理身份,不得提供虛假信息和材料。包括不得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簽名,不得采取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手段,不得教唆、編造或者幫助他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材料;不得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六條:受委托的自然人或者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表明其代理身份,不得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簽名,不得采取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手段,不得教唆、編造或者幫助他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材料;不得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申請人可以委托其他自然人或者中介機構代其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受委托的自然人或者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應當遵守有關規定,不得提供虛假信息和材料。)

  8.簡述企業登記符合哪些情形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

  參考答案:登記申請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說明理由。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種: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者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經審查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六條: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者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經審查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9.簡要回答登記機關在處理假冒企業登記時哪些情況下必須書面告知申請人?

  參考答案:一是不予登記通知書。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者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經審查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二是受理調查申請決定書。登記機關收到調查申請后,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條:登記機關收到調查申請后,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十六條: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因涉嫌假冒企業登記已被立案調查或者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假冒企業的相關登記申請經審查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10.登記機關如何撤銷錯誤的撤銷決定?

  參考答案:一是行政監督。登記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認定撤銷登記決定錯誤的,可以撤銷該決定,恢復原登記狀態,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二是訴訟補救。假冒登記企業或者利害關系人對登記機關作出的有關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十七條:登記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認定撤銷登記決定錯誤的,可以撤銷該決定,恢復原登記狀態,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第二十一條:假冒登記企業或者利害關系人對登記機關作出的有關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五、論述題(10題)

  1.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已于2024年3月15日起施行,針對企業登記的一些亂象作出了明確規范,請你結合工作實際,簡要論述該規定出臺的意義?

  參考答案:規定主要聚焦當前一些突出的企業登記問題制定系列規范。特別是假冒知名企業、國企央企、外資企業,將其虛假登記為股東的現象,嚴重侵害了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損害了企業合法權益。該規定的出臺能有效規范企業登記管理秩序,有效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加快構建誠信守法的市場秩序,切實維護交易安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2.簡要論述登記機關如何運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處假冒企業登記行為?

  參考答案:一是將其作為調查措施。在調查期間,相關企業和人員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記機關可以將涉嫌假冒登記企業的登記時間、登記事項等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公示期45日。二是作為調查結果送達措施。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三是執行措施。假冒企業被撤銷設立登記、變更登記的,企業應當繳回營業執照,拒不繳回或者無法繳回的,由登記機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營業執照作廢。四是行政監督手段。登記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認定撤銷登記決定錯誤的,可以撤銷該決定,恢復原登記狀態,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四是信用懲戒措施。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自該登記被撤銷之日起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企業登記;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較重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被列入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登記機關應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

  3.近年來,一些自然人或企業莫名其妙地“被注冊”“被法人”,如何有效從源頭防范“禍從天降”,請結合《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談一談?

  參考答案:在實踐中要主動落實好《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針對防范假冒企業登記明確的三大機制。一是溝通協調機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構建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溝通協調機制,強化信息共享核驗,加強源頭預防,推進全過程控制,依法及時查處違法行為。二是嚴格落實實名制,確保企業身份真實。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實名認證系統,采用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實名驗證。由企業作為股東、出資人的,應當通過核驗電子營業執照的方式進行身份核驗。未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的,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等自然人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實名認證系統,采用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實名驗證,進一步確保辦理登記業務的企業身份真實。三是建立企業名稱預防性保護機制,完善企業名稱禁限用管理制度,加大企業名稱合法權益保護力度。

  4.有效防范假冒企業登記需要各相關部門通力配合,請你結合實際簡要論述市場監管部門如何構建部門溝通協調機制。

  參考答案:《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四條明確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構建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溝通協調機制,強化信息共享核驗,加強源頭預防,推進全過程控制,依法及時查處違法行為。結合當前假冒企業登記的實際情況,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一是著重加強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就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的共享機制,有效防止假借國有企業之名欺騙消費者,有力維護國有企業的聲譽和形象。二是建立線索移交常態化機制。有關部門在收到假冒企業登記的違法行為線索時及時移送有處理權限的登記機關。三是持續完善行刑銜接、行紀銜接機制。登記機關在調查假冒企業登記相關違法行為時,發現涉嫌構成偽造印章、詐騙等犯罪行為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在工作中發現的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線索的,應當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

  5.當前,企業登記中介機構亂象頻發,如為了圖方便或某些其他原因,代理人員在代理過程中,在法律文書上偽造出資人簽字、蓋章,甚至教唆協助企業通過欺騙手段隱瞞重要事實來獲取登記,對于中介服務機構的規范請你說說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中介機構為了爭取利益最大化,往往不顧法律規定,協助或主動進行假冒登記,不僅會影響經濟的運行質量,破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而且還會增大登記機關的監管難度。對此一是要加以規范,強化源頭監管。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表明其代理身份,不得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簽名,不得采取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手段,不得教唆、編造或者幫助他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材料;不得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二是嚴厲查處中介機構違法行為。對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申請人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進行企業登記,仍接受委托代為辦理,或者協助其進行虛假登記的,由登記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中介機構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二款規定,多次從事上述違法行為,或者性質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從重處罰。

  6.請根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簡要論述如何規范履行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調查程序?

  參考答案:落實程序規定,保障程序正義。一是啟動調查。企業發現被假冒登記的,可以向該假冒登記所在登記機關提出調查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對申請事項和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登記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或者收到有關部門移交的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線索的,應當依法進行調查。二是受理調查。登記機關收到調查申請后,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三是規定時限完成調查。登記機關受理申請后,應當在3個月內完成調查,并及時作出撤銷或者不予撤銷登記的決定。情形復雜的,經登記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個月。四是依法作出決定。對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事實清楚的、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配合撤銷登記的應當撤銷登記。但屬于前款第一項規定,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假冒企業對其被假冒登記知情,以明示方式表示同意,或者未提出異議,并在此基礎上從事過相關管理、經營活動或者獲得收益的,登記機關可以不予撤銷登記。四是履行公示義務。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7.請結合市場監管工作實際簡要論述如何抓好《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的貫徹落實?

  參考答案:要加大宣傳力度,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政策解讀和指引,擴大規定的知曉度,引導企業提升合規經營意識。要強化自身學習,市場監管系統要加強對規定的學習指導,將規定的要求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不斷提升登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8.你認為實踐中的假冒企業登記的難點在哪里,請簡要談談如何破解?

  參考答案:在登記過程中僅對企業登記提交的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加之部門之間的信息不暢通,實踐中存在假冒國企央企、知名民企和外資企業違法行為隱蔽性強,查處假冒企業登記行為鑒定難、鑒定貴等問題。嚴格落實企業登記實名制,通過人臉識別、電子營業執照身份核驗、國有企業查驗比對產權登記信息等措施有效限制虛假登記,從源頭預防。嚴格依據《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的規定開展調查,可以結合具有法定資質的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或者有關部門出具的書面意見,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撤銷企業登記等決定。

  9.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的應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請簡要論述如何落實公示要求。

  參考答案:要注重對不同情形的不同標注與公示信息的要求。登記機關作出撤銷登記決定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撤銷設立登記的,標注“已撤銷設立登記”,公示被撤銷登記日期和原因、作出撤銷決定的機關等信息。撤銷變更登記的,恢復公示被假冒登記前的信息,同時公示撤銷假冒登記相關信息。撤銷注銷登記的,恢復公示注銷前的信息,標注“已撤銷注銷登記,恢復主體資格”。要做好后續措施的落實,對被撤銷設立登記、變更登記的,應當收回營業執照,企業拒不繳回或者無法繳回的,由登記機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營業執照作廢。假冒企業已領取電子營業執照的,其電子營業執照與紙質營業執照同步作廢。

  10.請簡要分析依申請調查與依職權主動調查的區別。

  參考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五十條及《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第九條都規定了對虛假登記的違法行為,登記機關可以依據市場主體申請和依據職權主動調查。

  依申請進行調查主要是通過受虛假登記影響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向市場監管部門提出撤銷市場主體登記申請;市場監管部門受理申請后,應當對市場主體涉嫌虛假登記有關情況進行調查并依據相關規定作出撤銷或不撤銷決定。依職權主動進行調查主要是市場監管部門對于依據監督檢查職權主動發現的虛假登記違法行為線索,應當依照《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予以核查并決定是否立案調查,調查屬實的應當依法撤銷登記或移交登記機關撤銷登記。另對于公眾發現虛假登記違法線索的,如果其合法權益未受到虛假登記影響,雖然不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直接申請撤銷虛假登記,但是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舉報,符合立案條件的,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立案調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滁州市| 吴川市| 桃园县| 城固县| 都匀市| 普定县| 青铜峡市| 南靖县| 阿城市| 大余县| 锦屏县| 清苑县| 乌兰县| 治多县| 烟台市| 苍南县| 绵阳市| 当阳市| 鄂托克前旗| 龙门县| 随州市| 将乐县| 西丰县| 开原市| 灌阳县| 黑龙江省| 台北县| 云安县| 洪洞县| 云梦县| 河曲县| 崇仁县| 万州区| 台湾省| 胶南市| 成都市| 三原县| 双城市| 宁河县| 盘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