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試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試題
一、單選題(32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最近一次修訂時間是(C)。
A、2020年9月2日 B、2021年9月2日 C、2022年9月2日 D、2023年9月2日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自2006年頒布實施以來共進行過(B)次修改。
A、1 B、2 C、3 D、4
(2006年4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修正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修訂)
3.下列(A)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的農產品。
A、化肥 B、稻谷 C、活雞 D、籽棉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4.下列(B)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的農產品。
A、豆芽 B、蜜餞 C、豬肉 D、活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5.下列(A)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的農產品。
A、酸奶 B、天然蜂蜜 C、葡萄干 D、大米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C)對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A、鄉鎮人民政府 B、縣級人民政府 C、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六條第一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A)應當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協助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A、鄉鎮人民政府 B、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 C、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D、市場監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六條第三款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協助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B)應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
A、鄉鎮人民政府 B、農產品生產經營者 C、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D、市場監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七條第一款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對其生產經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
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新聞媒體應對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宣傳報道應當(B)。
A、客觀、全面 B、真實、公正 C、全面、真實 D、客觀、真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一條第二款新聞媒體應當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的公益宣傳,對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宣傳報道應當真實、公正。)
1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C)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
A、認真 B、全面 C、立即 D、及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三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
1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D)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
A、下級 B、上級 C、各級 D、同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三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
1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C)通報。
A、同級人民政府 B、上級人民政府 C、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D、上級市場監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三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
1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A)部門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對可能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等農業投入品進行監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結果。
A、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 B、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 C、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管 D、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對可能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等農業投入品進行監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結果。)
1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根據質量安全控制要求(C)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檢測。
A、自行 B、委托檢測機構 C、自行或者委托檢測機構 D、申請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 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根據質量安全控制要求自行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檢測;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應當及時采取管控措施,且不得銷售。)
1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C)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
A、自行設立檢測機構 B、委托檢測機構 C、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 D、申請相應監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 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
1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B)。
A、檢測 B、抽查檢測 C、檢驗 D、安全評估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 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
1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批發市場發現進場銷售的農產品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A),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
A、立即停止銷售 B、立即采取召回措施 C、立即封存 D、立即銷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 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
1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批發市場發現進場銷售的農產品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D)等部門報告。
A、衛生健康 B、農業農村 C、市場監督管理 D、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 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
1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銷售企業對其銷售的農產品,應當建立健全進貨(A)制度,不得銷售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
A、檢查驗收 B、登記備案 C、索票索證 D、登記留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 農產品銷售企業對其銷售的農產品,應當建立健全進貨檢查驗收制度;經查驗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不得銷售。)
2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者采購農產品等食品原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查驗(D),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檢驗。
A、合格證明 B、許可證 C、檢測結果 D、許可證和合格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第三款 食品生產者采購農產品等食品原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查驗許可證和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檢驗。)
2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者采購農產品等食品原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查驗許可證和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應當(D)。
A、不予采購 B、停止采購 C、索取相關證明 D、按照規定進行檢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第三款 食品生產者采購農產品等食品原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查驗許可證和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檢驗。)
2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國家對列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目錄的農產品實施(A)管理。
A、追溯 B、特殊 C、定向 D、嚴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四十一條 國家對列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目錄的農產品實施追溯管理。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協作機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和追溯目錄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制定。)
2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和追溯目錄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D)等部門制定。
A、生態環境 B、衛生健康 C、商務 D、市場監督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四十一條 國家對列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目錄的農產品實施追溯管理。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協作機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和追溯目錄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制定。)
2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A)等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協作機制,確保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的質量安全。
A、市場監督管理 B、衛生健康 C、商務 D、生態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協作機制,確保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的質量安全。)
2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C)機制,確保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的質量安全。
A、全過程管理 B、全過程協作 C、全程監督管理協作 D、全程跟蹤監督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協作機制,確保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的質量安全。)
2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檢測人員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A)給予行政處罰。
A、農業農村主管部門B、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C、公安部門 D、生態環境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檢測人員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沒收所收取的檢測費用,檢測費用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檢測費用一萬元以上的,并處檢測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2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冒用農產品質量標志,或者銷售冒用農產品質量標志的農產品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A)按照職責給予行政處罰。
A、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B、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C、公安部門 D、生態環境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七十四條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冒用農產品質量標志,或者銷售冒用農產品質量標志的農產品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農產品貨值金額不足五千元的,并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五千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
2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指農產品質量達到農產品質量(D),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A、國家標準 B、地方標準 C、行業標準 D、安全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第二款 本法所稱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指農產品質量達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2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銷售的農產品應當符合農產品(B)。
A、國家強制標準 B、質量安全標準 C、推薦性標準 D、行業性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 銷售的農產品應當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30.第一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于(B)年頒布實施。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于2006年4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3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在履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職責過程中,違法實施檢查、強制等執法措施,給農產品生產經營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B)。
A、補償 B、賠償 C、補助 D、救助
(第六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在履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職責過程中,違法實施檢查、強制等執法措施,給農產品生產經營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32.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時間是(C)。
A、2021年1月1日 B、2022年1月1日 C、2023年1月1日 D、2024年1月1日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八十一條 本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多選題(16題)
1.下列(A B C)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的農產品。
A、化肥 B、農藥 C、農膜 D、生豬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2.下列(BC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的農產品。
A、化肥 B、稻谷 C、活雞 D、籽棉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3.下列(AC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的農產品。
A、豆芽 B、蜜餞 C、豬肉 D、活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4.下列(BC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的農產品。
A、酸奶 B、天然蜂蜜 C、葡萄干 D、大米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ABCD)等的初級產品是所稱的農產品。
A、林業 B、畜牧業 C、漁業 D、種植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時,可以根據需要進入(ABCD)。采集樣品應當按照市場價格支付費用。
A、種植業農產品產地 B、儲存場所 C、批發市場 D、零售市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時,可以根據需要進入農產品產地、儲存場所及批發、零售市場。采集樣品應當按照市場價格支付費用)
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BCD)過程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協調配合和執法銜接,及時通報和共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并按照職責權限,發布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督管理信息。
A、生產 B、收購 C、儲存 D、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收購、儲存、運輸過程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協調配合和執法銜接,及時通報和共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并按照職責權限,發布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督管理信息。)
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有權采取的措施有(ABCD)。
A、查閱、復制農產品生產記錄
B、抽樣檢測生產經營的農產品
C、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農產品
D、查封、扣押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五十三條 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有權采取下列措施:(一)進入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調查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情況;(二)查閱、復制農產品生產記錄、購銷臺賬等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資料;(三)抽樣檢測生產經營的農產品和使用的農業投入品以及其他有關產品;(四)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或者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五)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或者經檢測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農業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六)查封、扣押用于違法生產經營農產品的設施、設備、場所以及運輸工具;(七)收繳偽造的農產品質量標志。)
9.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農產品進入(ACD)后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A、批發市場 B、收購企業C、零售市場 D、生產加工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六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1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下列哪些農產品不得銷售(ABCD)。
A、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合物
B、農藥殘留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C、獸藥殘留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D、含有的重金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產品,不得銷售:(一)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合物;(二)農藥、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四)未按照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農產品質量安全規定使用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或者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質量安全規定;(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及其產品;(六)其他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情形。)
1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下列哪些農產品不得銷售(ABCD)。
A、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蟲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B、含有的致病性微生物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C、含有的致病性生物毒素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D、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合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產品,不得銷售:(一)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合物;(二)農藥、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四)未按照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農產品質量安全規定使用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或者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質量安全規定;(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及其產品;(六)其他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情形。)
1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下列哪些農產品不得銷售(ABCD)。
A、病死動物及其產品
B、毒死動物及其產品
C、死因不明的動物及其產品
D、其他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產品,不得銷售:(一)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合物;(二)農藥、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四)未按照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農產品質量安全規定使用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或者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質量安全規定;(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及其產品;(六)其他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情形。)
1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下列哪些農產品不得銷售(ABC)。
A、含有甲胺磷的蔬菜
B、含有除草醚的蔬菜
C、含有克侖特羅的豬肉
D、含有重金屬的水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產品,不得銷售:(一)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合物;(二)農藥、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1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下列哪些農產品不得銷售(ABCD)。
A、含有對涕滅威的蔬菜
B、含有除六六六的蔬菜
C、含有氯霉素的魚
D、含有安眼酮的豬肉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產品,不得銷售:(一)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合物;(二)農藥、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1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批發市場應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當按照規定(AB)。
A、自行設立檢測機構進行抽查檢測
B、托檢測機構進行抽查檢測
C、申請農業農村部門進行抽查檢測
D、申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抽查檢測
(第三十七條 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
1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在 (AC)年分別進行了修改。
A、2018 B、2020 C、2022 D、2024
(2006年4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修正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修訂)
三、判斷題(16題)
1.化肥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的農產品。(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2.農膜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的農產品。(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3.生豬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的農產品。(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4.香菇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的農產品。(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僅農業農村部門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職責。(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五條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規定的職責,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監督管理。)
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也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職責。(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五條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規定的職責,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監督管理。)
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及時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三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
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上級主管部門通報。(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三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
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時,不得進入農產品批發、零售市場。(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時,可以根據需要進入農產品產地、儲存場所及批發、零售市場。)
1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時,可以進入農產品批發、零售市場,但需征得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同意。(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時,可以根據需要進入農產品產地、儲存場所及批發、零售市場。)
1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 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
1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采取召回措施,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 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
1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農業農村部門報告。(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 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
1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者采購農產品等食品原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查驗許可證和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檢驗。(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第三款 食品生產者采購農產品等食品原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查驗許可證和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檢驗。)
1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者采購農產品等食品原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查驗許可證和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應當提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農業農村部門進行檢驗。(錯)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條第三款 食品生產者采購農產品等食品原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查驗許可證和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檢驗。)
1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六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四、簡答題(8題)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什么環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監督檢查?
參考答案:對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六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什么?
參考答案: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職責是什么?
參考答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六條第一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如何處理?
參考答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三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公安機關對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如何處理?
參考答案:公安機關對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六十一條第二款 公安機關對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6.列舉三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不得銷售的農產品。
參考答案:(一)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合物;(二)農藥、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四)未按照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農產品質量安全規定使用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或者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質量安全規定;(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及其產品;(六)其他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情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產品,不得銷售:
(一)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合物;
(二)農藥、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四)未按照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農產品質量安全規定使用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或者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質量安全規定;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及其產品;
(六)其他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情形。)
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農業農村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有權采取哪些措施(列舉3類)?
參考答案:(一)進入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調查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情況;(二)查閱、復制農產品生產記錄、購銷臺賬等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資料;(三)抽樣檢測生產經營的農產品和使用的農業投入品以及其他有關產品;(四)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或者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五)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或者經檢測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農業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六)查封、扣押用于違法生產經營農產品的設施、設備、場所以及運輸工具;(七)收繳偽造的農產品質量標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五十三條 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調查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關情況;
(二)查閱、復制農產品生產記錄、購銷臺賬等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資料;
(三)抽樣檢測生產經營的農產品和使用的農業投入品以及其他有關產品;
(四)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或者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
(五)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或者經檢測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農業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六)查封、扣押用于違法生產經營農產品的設施、設備、場所以及運輸工具;
(七)收繳偽造的農產品質量標志。)
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時,可以根據需要進入哪些場所?采集樣品應當按照何種價格支付費用?
參考答案:可以根據需要進入農產品產地、儲存場所及批發、零售市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時,可以根據需要進入農產品產地、儲存場所及批發、零售市場。采集樣品應當按照市場價格支付費用)
五、論述題(8題)
1.簡要論述縣級以上有關部門應當如何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共享和處置?
參考答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獲知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后,應當立即核實并向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通報。接到通報的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及時上報。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實施方案的部門應當及時研究分析,必要時進行調整。
2.為了明確農業農村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職責,《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方面是如何規定的?
參考答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有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其規定進行處罰。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規定了哪些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義務?
參考答案: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按照規定設立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報告。農產品批發市場
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工作協作配合是如何規定的?
參考答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協作機制,確保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的質量安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收購、儲存、運輸過程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協調配合和執法銜接,及時通報和共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并按照職責權限,發布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督管理信息。
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產品質量違法案件行刑銜接是如何規定的?
參考答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發現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偵查。
公安機關對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公安機關商請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生態環境等部門提供檢驗結論、認定意見以及對涉案農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等協助的,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提供、予以協助。
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調整范圍是如何銜接的?
參考答案: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農產品生產經營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食用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有關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有關安全信息的公布和農業投入品已經作出規定的,應當遵守其規定。
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鄉鎮人民政府農產品質量安全職責是如何規定的?
參考答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協助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是如何規定的?
參考答案:國家對列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目錄的農產品實施追溯管理。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協作機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和追溯目錄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制定。
國家鼓勵具備信息化條件的農產品生產經營者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采集、留存生產記錄、購銷記錄等生產經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