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法律知識競賽試題(《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
法律知識競賽試題(《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
一、單選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B)消費品的召回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
A、瑕疵 B、缺陷 C、不合格 D、危險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條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缺陷消費品的召回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
2.《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所稱的消費品,是指(C)
A、自然人為滿足自身需要購買、使用的產品。
B、自然人為滿足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的產品。
C、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的產品。
D、消費者為生產消費需要購買、使用的產品。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三條第一款 本規定所稱消費品,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的產品。)
3.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消費品的安全負責。消費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應當實施(B)
A、銷毀 B、召回 C、檢查 D、通知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四條 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消費品的安全負責。消費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應當實施召回。)
4.根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選項為(A)
A、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指導協調、監督管理全國缺陷消費品召回工作。
B、省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委托相關技術機構承擔缺陷消費品召回的具體技術工作。
C、市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委托相關技術機構承擔缺陷消費品召回的具體技術工作。
D、中國消費者協會負責指導協調全國缺陷消費品召回工作。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五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指導協調、監督管理全國缺陷消費品召回工作。
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缺陷消費品召回工作。
省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委托相關技術機構承擔缺陷消費品召回的具體技術工作。)
5.《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于(B)日起施行。
A、2020年2月1日。
B、2020年1月1日。
C、2019年11月21日。
D、2019年11月8日。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自2020年 1月1日起施行。)
6.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現本行政區域內生產者生產的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A)個工作日內通知生產者開展調查分析。
A、3 B、5 C、7 D、10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九條第二款 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現本行政區域內生產者生產的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通知生產者開展調查分析。生產者應當按照通知要求開展調查分析,并將調查分析結果報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7.某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現其行政區域內甲生產者生產的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通知甲生產者開展調查分析。甲生產者將調查分析結果報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后,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認為甲提交的調查分析結果不足以證明消費品不存在缺陷,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C)
A、可以要求甲生產者重新開展調查分析。
B、應當通知甲生產者調查不符合要求。
C、應當組織缺陷調查。
D、可以對甲生產者進行行政處罰。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條 省生產者未按照通知要求開展調查分析,或者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調查分析結果不足以證明消費品不存在缺陷的,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缺陷調查。
省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消費品可能存在足以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影響范圍較大的缺陷的,可以直接組織缺陷調查。)
8.經調查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的,組織缺陷調查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可以責令生產者停止生產。
B、應當責令生產者停止生產。
C、可以通知生產者實施召回。
D、應當通知生產者實施召回。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二條 省經缺陷調查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的,組織缺陷調查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通知生產者實施召回。
生產者接到召回通知,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的,應當立即實施召回。)
9.甲生產者收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通知,要求甲對其所生產的缺陷產品實施召回,甲認為自己生產的產品不存在缺陷,甲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異議的時間為(B)
A、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0日內。
B、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
C、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
D、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三條 生產者認為消費品不存在缺陷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向通知其召回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異議,并提供相關材料。
接到異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審查相關材料,必要時組織相關技術機構或者專家采用檢驗、檢測、鑒定或者論證等方式進行缺陷認定,并將認定結果通知生產者。認定消費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應當立即實施召回。)
10.生產者按照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知實施召回的,應當自接到通知之日起(A)報告召回計劃
A、10個工作日內。
B、15個工作日內。
C、10日內。
D、15日內。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七條第二款 生產者按照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知實施召回的,應當自接到通知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向通知其召回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召回計劃。)
11.若甲生產者生產的消費品經調查發現存在缺陷,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知要求實施召回,甲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異議,也未實施相應的召回措施,應當由誰責令其實施召回(D)
A、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B、市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C、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D、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四條 生產者既不按照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知要求實施召回又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異議,或者經缺陷認定確認消費品存在缺陷但仍未實施召回的,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責令其實施召回。生產者應當立即實施召回。)
12.生產者主動實施召回的,應當自調查分析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之日起(A)內向所在地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召回計劃。
A、10個工作日內。
B、15個工作日內。
C、10日內。
D、15日內。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 生產者主動實施召回的,應當自調查分析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召回計劃。)
13.生產者應當自召回計劃報告之日起(A)個工作日內以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發布召回信息,并接受公眾咨詢。
A、3 B、5 C、7 D、10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九條第二款 生產者應當自召回計劃報告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以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發布召回信息,并接受公眾咨詢。其他經營者應當在其門店、網站等經營場所公開生產者發布的召回信息。)
14.生產者應當自召回實施之日起()向召回計劃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召回階段性總結,并在完成召回計劃后()內提交召回總結。(C)
A、每15個工作日、5個工作日
B、每1個月、10個工作日
C、每3個月、15個工作日
D、每6個月、30個工作日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一款 生產者應當自召回實施之日起每三個月向報告召回計劃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召回階段性總結,并在完成召回計劃后十五個工作日內提交召回總結。)
15.生產者應當制作并保存召回記錄。召回記錄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B)年。
A、3 B、5 C、7 D、10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二款 生產者應當制作并保存召回記錄。召回記錄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五年。)
16.某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甲生產者生產的某消費品可能存在足以造成嚴重后果的缺陷并對其組織缺陷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甲拒絕提供調查需要的資料,消費品和專用設備,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
A、由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B、由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一下罰款
C、由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給予通報批評
D、由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五條 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第一款、第十一條第二款、第十五條至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款、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由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涉嫌構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按照有關規定移送公安機關。)
17.從事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督管理工作的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D)。
A、追究刑事責任
B、給予行政處罰
C、予以談話提醒
D、給予行政處分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六條 從事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督管理工作的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18.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是(B)。
A、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責令召回情況及行政處罰信息計入信用檔案,無需向社會公布。
B、生產者按照《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召回缺陷消費品,不免除其依法應當承擔的其他法律責任。
C、進口消費品的境外生產者指定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施召回的機構,不屬于《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所稱的生產者。
D、參與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督管理相關工作的單位及其人員僅需對工作人員獲悉的個人隱私依法保密。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三條 參與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督管理相關工作的單位及其人員對工作中獲悉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應當依法保密。
《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七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責令召回情況及行政處罰信息記入信用檔案,依法向社會公布。
《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八條 生產者按照本規定召回缺陷消費品,不免除其依法應當承擔的其他法律責任。
《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九條 進口消費品的境外生產者指定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施召回的機構,視為本規定所稱生產者;境外生產者未指定的,進口商視為本規定所稱生產者。)
19.《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中所稱的缺陷,下列表述正確的有(C)。
A、本規定所稱缺陷,是指因設計、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消費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的不合理危險。
B、本規定所稱缺陷,是指因設計、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消費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合理危險。
C、本規定所稱缺陷,是指因設計、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消費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
D、本規定所稱缺陷,是指因設計、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消費品中普遍存在的財產安全的合理危險。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三條第二款 本規定所稱缺陷,是指因設計、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消費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
20.2007年8月27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01號公布的《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廢止時間為(B)。
A、2020年2月1日。
B、2020年1月1日。
C、2019年11月21日。
D、2019年11月8日。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8月27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01號公布的《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二、多選題
1.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有(CD)。
A、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委托相關技術機構承擔缺陷消費品召回的具體技術工作。
B、市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委托相關技術機構承擔缺陷消費品召回的具體技術工作。
C、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委托相關技術機構承擔缺陷消費品召回的具體技術工作。
D、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可以委托相關技術機構承擔缺陷消費品召回的具體技術工作。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五條第三款 省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委托相關技術機構承擔缺陷消費品召回的具體技術工作。)
2.根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應當建立消費品缺陷信息的收集核實和分析處理制度的主體包括(ABCD)。
A、消費品的生產者。
B、從事消費品銷售活動的經營者。
C、從事消費品租賃活動的經營者。
D、從事消費品修理活動的經營者。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七條 生產者和從事消費品銷售、租賃、修理等活動的其他經營者(以下簡稱其他經營者)應當建立消費品缺陷信息的收集核實和分析處理制度。)
3.生產者發現下列選項中哪些情形,應當自發現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ABC)
A、發現其生產的消費品可能造成死亡的。
B、發現其生產的消費品已經造成死亡的。
C、發現其生產的消費品可能造成嚴重人身傷害的。
D、發現其生產的消費品質量有瑕疵的。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八條 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發現其生產經營的消費品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一)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死亡、嚴重人身傷害、重大財產損失的;
(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實施召回的。
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接到前款規定事項報告,發現消費品生產者不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通報生產者所在地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4.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有(CD)。
A、生產者發現消費品可能存在瑕疵的,可以立即組織調查分析。
B、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現本行政區域內生產者生產的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通知生產者開展調查分析。
C、生產者應當按照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知要求開展消費品缺陷調查分析,并將調查分析結果報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D、經調查分析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應當立即實施召回,不得隱瞞缺陷。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九條 生產者發現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應當立即組織調查分析。
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現本行政區域內生產者生產的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通知生產者開展調查分析。生產者應當按照通知要求開展調查分析,并將調查分析結果報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經調查分析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應當立即實施召回,不得隱瞞缺陷。)
5.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缺陷調查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有(ABCD)。
A、進入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的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調查。
B、查閱、復制相關資料和記錄。
C、向相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情況。
D、組織相關技術機構和專家進行技術分析和風險評估。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一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缺陷調查,可以進入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的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調查,查閱、復制相關資料和記錄,向相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情況,組織相關技術機構和專家進行技術分析和風險評估,必要時可以約談生產者。
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應當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的缺陷調查,提供調查需要的資料、消費品和專用設備等。)
6.根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生產者應當報告召回計劃,召回計劃的內容包括(ABCD)。
A、需要召回的消費品范圍、存在的缺陷以及避免損害發生的應急處置方式。
B、具體的召回措施。
C、召回的負責機構、聯系方式、進度安排。
D、其他需要報告的內容。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八條 召回計劃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需要召回的消費品范圍、存在的缺陷以及避免損害發生的應急處置方式;
(二)具體的召回措施;
(三)召回的負責機構、聯系方式、進度安排;
(四)其他需要報告的內容。)
7.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有(BCD)。
A、接到召回計劃報告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消費品召回管理信息系統向社會公示生產者報告的召回計劃。
B、接到召回計劃報告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通過消費品召回管理信息系統向社會公示生產者報告的召回計劃。
C、生產者應當自召回計劃報告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以便于公眾只曉得方式發布召回信息,并接受公眾咨詢。
D、其他經營者可以在其門店、網站等經營場所公開生產者發布的召回信息。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九條 接到召回計劃報告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通過消費品召回管理信息系統向社會公示生產者報告的召回計劃。
生產者應當自召回計劃報告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以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發布召回信息,并接受公眾咨詢。其他經營者應當在其門店、網站等經營場所公開生產者發布的召回信息。)
8.下列選項中,可以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的有(ABCD)。
A、某生產者發現其經營的消費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實施召回,未向所在地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B、某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乙生產者組織缺陷調查,乙拒不提供調查需要的資料、消費品和專用設備。
C、丙生產者生產的消費品被責令實施召回,但未立即停止生產。
D、其他經營者接到生產者實施召回的通知,未停止經營活動。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五條 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第一款、第十一條第二款、第十五條至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款、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由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涉嫌構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按照有關規定移送公安機關。)
9.下列選項中屬于《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中召回的有(AB)。
A、生產者對存在缺陷的消費品進行補充或修正警示標識。
B、生產者對存在缺陷的消費品進行修理、更換、退貨等補救措施。
C、生產者對存在缺陷的消費品進行銷毀。
D、生產者對存在缺陷的消費品進行隱瞞。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消費品,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的產品。
本規定所稱缺陷,是指因設計、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消費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
本規定所稱召回,是指生產者對存在缺陷的消費品,通過補充或者修正警示標識、修理、更換、退貨等補救措施,消除缺陷或者降低安全風險的活動。。)
10.根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有(ABCD)。
A、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不必將責令召回情況及行政處罰信息記入信用檔案。
B、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責令召回情況及行政處罰信息記入信用檔案,但不用向社會公布。
C、生產者按照本規定召回缺陷消費品,可免除其應承擔的其他法律責任。
D、進口消費品的境外生產者指定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內實施召回的機構,不屬于本規定所稱生產者。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七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責令召回情況及行政處罰信息記入信用檔案,依法向社會公布。
《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八條 生產者按照本規定召回缺陷消費品,不免除其依法應當承擔的其他法律責任。
《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九條 進口消費品的境外生產者指定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施召回的機構,視為本規定所稱生產者;境外生產者未指定的,進口商視為本規定所稱生產者。)
三、判斷題
1.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缺陷消費品的召回工作。(對)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五條第二款 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缺陷消費品召回工作。)
2.省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委托相關技術機構承擔缺陷消費品召回的具體技術工作。(對)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五條第三款 。)
3.只有購買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反映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信息。(錯)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六條第一款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反映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信息。)
4.生產者和從事消費品銷售、租賃、修理等活動的其他經營者可以自主決定是否建立消費品缺陷信息的收集核實和分析處理制度。(錯)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七條第一款 生產者和從事消費品銷售、租賃、修理等活動的其他經營者(以下簡稱其他經營者)應當建立消費品缺陷信息的收集核實和分析處理制度。)
5.生產者未按照通知要求開展調查分析,或者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調查分析結果不足以證明消費品不存在缺陷的,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缺陷調查。(對)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條第一款 生產者未按照通知要求開展調查分析,或者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調查分析結果不足以證明消費品不存在缺陷的,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缺陷調查。)
6.生產者認為消費品不存在缺陷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向通知其召回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異議,并提供相關材料。(錯)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三條第一款 生產者認為消費品不存在缺陷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向通知其召回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異議,并提供相關材料。)
7.其他經營者接到生產者通知的,應當立即停止經營存在缺陷的消費品,并協助生產者實施召回。(對)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其他經營者接到生產者通知的,應當立即停止經營存在缺陷的消費品,并協助生產者實施召回。)
8.生產者主動實施召回的,應當自調查分析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召回計劃。(對)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 生產者主動實施召回的,應當自調查分析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召回計劃。)
9.召回計劃包括需要召回的消費品范圍、存在的缺陷以及避免損害發生的應急處置方式、具體的召回措施以及召回的負責機構、聯系方式、進度安排。(對)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八條 召回計劃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需要召回的消費品范圍、存在的缺陷以及避免損害發生的應急處置方式;(二)具體的召回措施;(三)召回的負責機構、聯系方式、進度安排;(四)其他需要報告的內容。)
10.生產者應當自召回計劃報告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以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發布召回信息,并接受公眾咨詢。(錯)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九條第二款 生產者應當自召回計劃報告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以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發布召回信息,并接受公眾咨詢。)
11.生產者對于召回計劃的消費品未消除缺陷或者降低安全風險的,不得再次銷售或者交付使用。(對)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條 生產者應當按照召回計劃實施召回。對采取更換、退貨方式召回的缺陷消費品,生產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未消除缺陷或者降低安全風險的,不得再次銷售或者交付使用。)
12.生產者應當制作并保存召回記錄。召回記錄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五年。(對)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二款 生產者應當制作并保存召回記錄。召回記錄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五年。)
13.生產者發現召回的消費品范圍不準確、召回措施未能消除缺陷或者降低安全風險的,可以重新實施召回。(錯)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 生產者發現召回的消費品范圍不準確、召回措施未能消除缺陷或者降低安全風險的,應當重新實施召回。)
14.參與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督管理相關工作的單位及其人員對工作中獲悉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應當依法保密。(對)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三條 參與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督管理相關工作的單位及其人員對工作中獲悉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應當依法保密。)
15.根據需要,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負責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督管理部分工作,具體職責分工由市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確定。(錯)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三十條 根據需要,市級、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負責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督管理部分工作,具體職責分工由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確定。)
四、簡答題
1.《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所稱消費品、缺陷、召回的概念是什么?
參考答案:本規定所稱消費品,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的產品。本規定所稱缺陷,是指因設計、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消費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本規定所稱召回,是指生產者對存在缺陷的消費品,通過補充或者修正警示標識、修理、更換、退貨等補救措施,消除缺陷或者降低安全風險的活動。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消費品,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的產品。本規定所稱缺陷,是指因設計、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消費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本規定所稱召回,是指生產者對存在缺陷的消費品,通過補充或者修正警示標識、修理、更換、退貨等補救措施,消除缺陷或者降低安全風險的活動。)
2.省級和省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哪些情況下會組織缺陷調查?
參考答案:生產者未按照通知要求開展調查分析,或者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調查分析結果不足以證明消費品不存在缺陷的,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缺陷調查。省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消費品可能存在足以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影響范圍較大的缺陷的,可以直接組織缺陷調查。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條 生產者未按照通知要求開展調查分析,或者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調查分析結果不足以證明消費品不存在缺陷的,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缺陷調查。
省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消費品可能存在足以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影響范圍較大的缺陷的,可以直接組織缺陷調查。)
3.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缺陷調查的程序?
參考答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缺陷調查,可以進入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的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調查,查閱、復制相關資料和記錄,向相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情況,組織相關技術機構和專家進行技術分析和風險評估,必要時可以約談生產者。
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應當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的缺陷調查,提供調查需要的資料、消費品和專用設備等。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一條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缺陷調查,可以進入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的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調查,查閱、復制相關資料和記錄,向相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消費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情況,組織相關技術機構和專家進行技術分析和風險評估,必要時可以約談生產者。
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應當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的缺陷調查,提供調查需要的資料、消費品和專用設備等。)
4.召回計劃包括哪些內容?
參考答案:一是需要召回的消費品范圍、存在的缺陷以及避免損害發生的應急處置方式;二是具體的召回措施;三是召回的負責機構、聯系方式、進度安排;四是其他需要報告的內容。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八條 召回計劃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需要召回的消費品范圍、存在的缺陷以及避免損害發生的應急處置方式;
(二)具體的召回措施;
(三)召回的負責機構、聯系方式、進度安排;
(四)其他需要報告的內容。)
5.生產者發現消費品存在缺陷時應當怎么處理?
生產者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應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進口缺陷消費品,通知其他經營者停止經營。生產者應當承擔消費者因消費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費用。
(依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五條 生產者認為消費品存在缺陷或者被責令實施召回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進口缺陷消費品,通知其他經營者停止經營。
生產者應當承擔消費者因消費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費用。)
五、論述題
1.我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始于2004年,從汽車產品召回到兒童玩具召回,再到現行的消費品召回,召回制度的作用日益顯現,其適用消費品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根據《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目前需要實施召回的消費品范圍包括什么?
參考答案:鑒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品召回制度,是《規定》最直接的立法依據,而該法第二條明確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應當遵守本法”。因此,《規定》將消費品界定為“消費者為生活需要購買、使用的產品”。考慮到目前食品、汽車產品等消費品已有專門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對消費品的監管部門或者召回程序作出規定,部門規章之間不宜交叉沖突,《規定》第二條第二款明確規定,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對消費品的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召回程序等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因此,食品等已有《食品召回管理辦法》對其召回程序作出專門規定的,不適用《規定》。
2.消費品召回信息不透明的現象近年來頻頻發生,嚴重損害了公眾的知情權,《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對此有何回應?
參考答案:為提高召回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減少消費者的恐慌和疑慮,《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加強了召回的信息公開機制,充分保障公眾知情權。具體而言,接到召回計劃報告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通過消費品召回管理信息系統向社會公示生產者報告的召回計劃。生產者應當自召回計劃報告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以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發布召回信息,并接受公眾咨詢。其他經營者應當在其門店、網站等經營場所公開生產者發布的召回信息。
3.科學完備的監管體制是規范缺陷消費品召回工作,維護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為實現對消費品的有效監管,《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有何規定?
參考答案:考慮到消費品召回的技術性、消費品缺陷認定的復雜性以及消費品流通區域的廣泛性,消費品召回需要統籌全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力量進行監督管理。但同時考慮到各省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一,地區之間的監管能力和技術力量差異較大,不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確定監管體制及事權。因此,《規定》第五條在實行國家和省級兩級監管的基礎上,賦予各省更大的自主權,規定市場監管總局負責指導協調、監督管理全國缺陷消費品召回工作;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缺陷消費品召回工作,并在第三十條規定,根據需要,市級、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負責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督管理部分工作,具體職責分工由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確定,以滿足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
4.消費品質量安全問題與廣大群眾的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息息相關,明確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的消費品重大事故及危險報告義務,是防范質量安全系統風險,有效處置重大質量事故的有效措施。《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對此有何規定?
參考答案:信息收集是消費品召回監管的一項基礎性保障工作,消費品發生重大事故或存在重大事故危險的情形是發現消費品缺陷的重要線索。《規定》第八條明確:生產者和從事消費品銷售、租賃、修理等活動的其他經營者(以下簡稱其他經營者)發現其生產經營的消費品存在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死亡、嚴重人身傷害、重大財產損失的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實施召回的情形之一,應當自發現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經調查確認消費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應當立即實施召回,防止危害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