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試題
《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試題
一、單選題
1.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行政處罰聽證,應當遵循(A)的原則。
A、公開、公正、效率 B、公平、誠實、信用
C、平等、誠實、公平 D、公開、公正、公平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三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行政處罰聽證,應當遵循公開、公正、效率的原則,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陳述權和申辯權。)
2.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行政處罰聽證,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C)。
A、抗辯權和申訴權 B、回避權和抗辯權
C、陳述權和申辯權 D、人身權和財產權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三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行政處罰聽證,應當遵循公開、公正、效率的原則,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陳述權和申辯權。)
3.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實行(B)。
A、規避制度 B、回避制度
C、劃區制度 D、親屬制度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實行回避制度。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
4.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中,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回避,由(D)決定。
A、當事人 B、本人
C、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 D、聽證主持人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實行回避制度。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
5.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中,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B)決定。
A、當事人 B、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
C、聽證主持人 D、聽證員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實行回避制度。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
6.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中,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可以在告知書送達回證上簽署意見,也可以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A)內提出。
A、五個工作日 B、五個自然日 C、三個工作日 D、三個自然日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七條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可以在告知書送達回證上簽署意見,也可以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提出。當事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辦案人員應當將情況記入筆錄,并由當事人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自告知書送達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未要求聽證的,視為放棄此權利。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要求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組織聽證。)
7.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中,聽證主持人由(C)指定。
A、當事人 B、記錄員
C、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 D、聽證員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一條 聽證主持人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指定。必要時,可以設一至二名聽證員,協助聽證主持人進行聽證。記錄員由聽證主持人指定,具體承擔聽證準備和聽證記錄工作。辦案人員不得擔任聽證主持人、聽證員和記錄員。)
8.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中,必要時,可以設(B)聽證員,協助聽證主持人進行聽證。
A、一名 B、一到二名 C、三名 D、三到四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一條 聽證主持人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指定。必要時,可以設一至二名聽證員,協助聽證主持人進行聽證。記錄員由聽證主持人指定,具體承擔聽證準備和聽證記錄工作。辦案人員不得擔任聽證主持人、聽證員和記錄員。)
9.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中,當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B)代為參加聽證。
A、一人 B、一到二人 C、三人 D、三到四人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五條 當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為參加聽證。委托他人代為參加聽證的,應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及權限。委托代理人代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必須有委托人的明確授權。)
10.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中,當事人自告知書送達之日起(D)內,未要求聽證的,視為放棄此權利。
A、三個自然日 B、三個工作日 C、五個自然日 D、五個工作日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七條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可以在告知書送達回證上簽署意見,也可以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提出。當事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辦案人員應當將情況記入筆錄,并由當事人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自告知書送達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未要求聽證的,視為放棄此權利。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要求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組織聽證。)
11.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當事人要求聽證的申請之日起(A)個工作日內,確定聽證主持人。
A、三 B、四 C、五 D、六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八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當事人要求聽證的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確定聽證主持人。)
12.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中,辦案人員應當自確定聽證主持人之日起(A)個工作日內,將案件材料移交聽證主持人,由聽證主持人審閱案件材料,準備聽證提綱。
A、三 B、四 C、五 D、六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九條 辦案人員應當自確定聽證主持人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將案件材料移交聽證主持人,由聽證主持人審閱案件材料,準備聽證提綱。)
13.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中,聽證主持人應當自接到辦案人員移交的案件材料之日起(C)個工作日內確定聽證的時間、地點。
A、三 B、四 C、五 D、六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條 聽證主持人應當自接到辦案人員移交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確定聽證的時間、地點,并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聽證通知書中應當載明聽證時間、聽證地點及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姓名,并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第三人參加聽證的,聽證主持人應當在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第三人。)
14.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中,聽證主持人應當于舉行聽證的(C)個工作日前將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
A、三 B、五 C、七 D、十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條 聽證主持人應當自接到辦案人員移交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確定聽證的時間、地點,并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聽證通知書中應當載明聽證時間、聽證地點及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姓名,并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第三人參加聽證的,聽證主持人應當在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第三人。)
15.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中,第三人參加聽證的,聽證主持人應當在舉行聽證的(C)個工作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第三人。
A、三 B、五 C、七 D、十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條 聽證主持人應當自接到辦案人員移交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確定聽證的時間、地點,并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聽證通知書中應當載明聽證時間、聽證地點及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姓名,并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第三人參加聽證的,聽證主持人應當在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第三人。)
16.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中,聽證主持人應當于舉行聽證的(C)個工作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辦案人員,并退回案件材料。
A、三 B、五 C、七 D、十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一條 聽證主持人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辦案人員,并退回案件材料。)
17.公開舉行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于舉行聽證的(A)個工作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案由以及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A、三 B、五 C、七 D、十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二條 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依法予以保密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公開舉行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三個工作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案由以及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18.以下不屬于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可以中止的情形是:(A)
A、當事人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中途退場的
B、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無法參加聽證的
C、當事人死亡或者終止,需要確定相關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D、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無法當場作出決定的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聽證:(一)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無法參加聽證的;(二)當事人死亡或者終止,需要確定相關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三)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無法當場作出決定的;(四)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場或者需要重新鑒定的;(五)其他需要中止聽證的情形。中止聽證的情形消失后,聽證主持人應當恢復聽證。)
19.以下不屬于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是:(D)
A、辦案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行政處罰建議及依據
B、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進行陳述和申辯
C、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進行陳述
D、征詢旁聽人員的意見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五條 聽證按下列程序進行:(一)辦案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行政處罰建議及依據;(二)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進行陳述和申辯;(三)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進行陳述;(四)質證;(五)辯論;(六)聽證主持人按照第三人、辦案人員、當事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當事人可以當場提出證明自己主張的證據,聽證主持人應當接收。)
20.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聽證主持人不需要做的事項是:(D)
A、核對聽證參加人,說明案由
B、宣布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名單
C、告知聽證參加人在聽證中的權利義務
D、詢問旁聽人員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四條 聽證主持人核對聽證參加人,說明案由,宣布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名單,告知聽證參加人在聽證中的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21.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當事人當場提出證明自己主張證據的,聽證主持人的正確做法是(A)
A、應當接收
B、經辦案人員同意后接收
C、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同意后接收
D、不允許在聽證程序中提交證據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五條 聽證按下列程序進行:(一)辦案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行政處罰建議及依據;(二)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進行陳述和申辯;(三)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進行陳述;(四)質證;(五)辯論;(六)聽證主持人按照第三人、辦案人員、當事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當事人可以當場提出證明自己主張的證據,聽證主持人應當接收。)
22.什么情形下,聽證主持人應當恢復聽證?(B)
A、經辦案人員要求 B、中止聽證的情形消失后
C、經當事人要求 D、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要求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聽證:(一)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無法參加聽證的;(二)當事人死亡或者終止,需要確定相關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三)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無法當場作出決定的;(四)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場或者需要重新鑒定的;(五)其他需要中止聽證的情形。中止聽證的情形消失后,聽證主持人應當恢復聽證。)
23.下列哪項不屬于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需要終止的情形?(A)
A、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無法參加聽證的
B、當事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
C、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參加聽證的
D、當事人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中途退場的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終止聽證:(一)當事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二)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參加聽證的;(三)當事人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中途退場的;(四)當事人死亡或者終止,并且無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五)其他需要終止聽證的情形。)
24.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以下哪項不屬于記錄員在聽證筆錄中必須進行記錄的事項?(D)
A、聽證時間 B、聽證地點
C、聽證人員姓名 D、旁聽人員姓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八條 記錄員應當如實記錄,制作聽證筆錄。聽證筆錄應當載明聽證時間、地點、案由,聽證人員、聽證參加人姓名,各方意見以及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聽證會結束后,聽證筆錄應當經聽證參加人核對無誤后,由聽證參加人當場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第三人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由聽證主持人在聽證筆錄中注明。)
25.聽證會結束后,聽證筆錄應當經聽證參加人核對無誤后,由聽證參加人當場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第三人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正確的做法是?(C)
A、由聽證主持人在聽證筆錄代簽
B、由辦案人員在聽證筆錄中代簽
C、由聽證主持人在聽證筆錄中注明
D、請基層組織人員進行現場見證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八條 記錄員應當如實記錄,制作聽證筆錄。聽證筆錄應當載明聽證時間、地點、案由,聽證人員、聽證參加人姓名,各方意見以及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聽證會結束后,聽證筆錄應當經聽證參加人核對無誤后,由聽證參加人當場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第三人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由聽證主持人在聽證筆錄中注明。)
26.聽證結束后,聽證主持人應當在(B)個工作日內撰寫聽證報告,由聽證主持人、聽證員簽名,連同聽證筆錄送辦案機構,由其連同其他案件材料一并上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
A、三 B、五 C、七 D、十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九條 聽證結束后,聽證主持人應當在五個工作日內撰寫聽證報告,由聽證主持人、聽證員簽名,連同聽證筆錄送辦案機構,由其連同其他案件材料一并上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聽證筆錄,結合聽證報告提出的意見建議,依照《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的有關規定,作出決定。)
27.以下哪項不屬于聽證報告必須具備的內容?( D)
A、聽證案由 B、聽證人員、聽證參加人
C、聽證的時間、地點 D、旁聽人員的數量及姓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三十條 聽證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聽證案由;(二)聽證人員、聽證參加人;(三)聽證的時間、地點;(四)聽證的基本情況;(五)處理意見和建議;(六)需要報告的其他事項。)
28.聽證經費應當由(B)保障,并提供組織聽證所必需的場地、設備以及其他便利條件。
A、當地政府 B、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C、當事人 D、第三人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三十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保障聽證經費,提供組織聽證所必需的場地、設備以及其他便利條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行聽證,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
29.為了規范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保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實施行政處罰,保護(A)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制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
A、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B、當地政府
C、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D、不特定第三人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保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實施行政處罰,保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30.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擬作出(D)的行政處罰決定,無需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A、責令停產停業 B、責令關閉
C、限制從業 D、對個體工商戶罰款200元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五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擬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一)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二)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或者營業執照;(三)對自然人處以一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十萬元以上罰款;(四)對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價值總額達到第三項所列數額的行政處罰;(五)其他較重的行政處罰;(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者人民政府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所列罰沒數額有具體規定的,可以從其規定。)
31.對當事人擬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向當事人告知聽證權利時,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的(B)
A、大概數額 B、具體數額
C、罰款數額的下限 D、罰款數額的上限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六條 向當事人告知聽證權利時,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
32.以下哪項不屬于當事人提出聽證申請的有效形式?(D)
A、在告知書送達回證上簽署要求聽證的意見
B、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口頭提出
C、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書面提出
D、在告知書送達回證上注明對擬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七條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可以在告知書送達回證上簽署意見,也可以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提出。當事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辦案人員應當將情況記入筆錄,并由當事人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自告知書送達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未要求聽證的,視為放棄此權利。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要求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組織聽證。)
二、多選題
1.下列哪些人員在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應當實行回避制度?(ABCD)
A、聽證主持人 B、聽證員
C、記錄員 D、翻譯人員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實行回避制度。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
2.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擬作出下列(ABCD)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A、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B、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或者營業執照
C、對自然人處以一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十萬元以上罰款
D、其他較重的行政處罰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五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擬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一)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二)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或者營業執照;
(三)對自然人處以一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十萬元以上罰款;
(四)對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價值總額達到第三項所列數額的行政處罰;
(五)其他較重的行政處罰;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者人民政府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所列罰沒數額有具體規定的,可以從其規定。)
3.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聽證人員包括下列哪些人員:(BCD)
A、旁聽人員 B、聽證主持人
C、聽證員 D、記錄員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九條 聽證人員包括聽證主持人、聽證員和記錄員。)
4.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聽證參加人包括下列哪些人員:(ABCD)
A、當事人及其代理人
B、第三人
C、辦案人員
D、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以及其他有關人員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條 聽證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第三人、辦案人員、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以及其他有關人員。)
5.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以下哪些人員是聽證的當事人:(ABC)
A、要求聽證的自然人 B、要求聽證的法人
C、要求聽證的其他組織 D、證人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三條 要求聽證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聽證的當事人。)
6.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以下哪些人員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聽證,或者由聽證主持人通知其參加聽證?(ABC)
A、與聽證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其他自然人
B、與聽證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其他法人
C、與聽證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其他組織
D、相關案件的鑒定人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四條 與聽證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聽證,或者由聽證主持人通知其參加聽證。)
7.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行政處罰聽證,應當遵循(ABC)的原則。
A、公開 B、公正 C、效率 D、公平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三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行政處罰聽證,應當遵循公開、公正、效率的原則,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陳述權和申辯權。)
8.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案件中,委托他人代為參加聽證的,應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以下材料(BD)
A、親屬關系證明 B、委托人簽名或蓋章的授權委托書
C、委托代理人的學歷證明 D、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五條 當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為參加聽證。委托他人代為參加聽證的,應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及權限。委托代理人代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必須有委托人的明確授權。)
9.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ACD)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
A、聽證員 B、第三人 C、記錄員 D、翻譯人員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實行回避制度。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
10.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以下哪些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人員,應當回避。(ABCD)
A、聽證主持人 B、聽證員
C、記錄員 D、翻譯人員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實行回避制度。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
11.向當事人告知聽證權利時,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的(ABCD)
A、內容 B、事實 C、理由 D、依據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六條 向當事人告知聽證權利時,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
12.聽證通知書中應當載明(ABC),并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
A、聽證時間
B、聽證地點
C、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姓名
D、第三人姓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條 聽證主持人應當自接到辦案人員移交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確定聽證的時間、地點,并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聽證通知書中應當載明聽證時間、聽證地點及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姓名,并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第三人參加聽證的,聽證主持人應當在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第三人。)
13.第三人參加聽證的,聽證主持人應當在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AB)通知第三人。
A、聽證時間
B、聽證地點
C、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姓名
D、辦案人員姓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條 聽證主持人應當自接到辦案人員移交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確定聽證的時間、地點,并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聽證通知書中應當載明聽證時間、聽證地點及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姓名,并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第三人參加聽證的,聽證主持人應當在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第三人。)
14.公開舉行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三個工作日前公告(ABC)。
A、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
B、案由
C、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D、聽證主持人的姓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二條 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依法予以保密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公開舉行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三個工作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案由以及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15.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應當公開舉行,除非涉及(ABC)
A、國家秘密 B、商業秘密
C、個人隱私 D、案件金額巨大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二條 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依法予以保密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公開舉行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三個工作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案由以及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16.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開始前,記錄員應當查明聽證參加人是否到場,并向到場人員宣布以下聽證紀律(ABCD)
A、服從聽證主持人的指揮,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發言、提問
B、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錄音、錄像和攝影
C、聽證參加人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退場
D、不得大聲喧嘩,不得鼓掌、哄鬧或者進行其他妨礙聽證秩序的活動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三條 聽證開始前,記錄員應當查明聽證參加人是否到場,并向到場人員宣布以下聽證紀律:
(一)服從聽證主持人的指揮,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發言、提問;
(二)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錄音、錄像和攝影;
(三)聽證參加人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退場;
(四)不得大聲喧嘩,不得鼓掌、哄鬧或者進行其他妨礙聽證秩序的活動。)
三、判斷題
1.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2024年組織行政處罰聽證,應適用的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聽證規則(試行)》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案件聽證規則》(錯)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行政處罰聽證,適用本辦法。)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者人民政府對自然人、法人罰沒數額有具體規定的,可以從其規定。(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五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擬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一)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二)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或者營業執照;
(三)對自然人處以一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十萬元以上罰款;
(四)對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價值總額達到第三項所列數額的行政處罰;
(五)其他較重的行政處罰;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者人民政府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所列罰沒數額有具體規定的,可以從其規定。)
3.當事人要求聽證的,不可以以口頭形式提出。(錯)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七條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可以在告知書送達回證上簽署意見,也可以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提出。當事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辦案人員應當將情況記入筆錄,并由當事人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自告知書送達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未要求聽證的,視為放棄此權利。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要求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組織聽證。)
4.當事人自告知書送達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未要求聽證的,視為放棄此權利。(錯)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七條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可以在告知書送達回證上簽署意見,也可以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提出。當事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辦案人員應當將情況記入筆錄,并由當事人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自告知書送達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未要求聽證的,視為放棄此權利。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要求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組織聽證。)
5.聽證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法制機構或者其他機構負責組織。(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八條 聽證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法制機構或者其他機構負責組織。)
6.具體承擔聽證準備和聽證記錄工作的記錄員,不可以由聽證主持人指定,應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指定。(錯)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一條 聽證主持人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指定。必要時,可以設一至二名聽證員,協助聽證主持人進行聽證。記錄員由聽證主持人指定,具體承擔聽證準備和聽證記錄工作。辦案人員不得擔任聽證主持人、聽證員和記錄員。)
7.辦案人員在聽證程序中可以兼任聽證主持人、聽證員和記錄員。(錯)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一條 聽證主持人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指定。必要時,可以設一至二名聽證員,協助聽證主持人進行聽證。記錄員由聽證主持人指定,具體承擔聽證準備和聽證記錄工作。辦案人員不得擔任聽證主持人、聽證員和記錄員。)
8.聽證主持人應當公開、公正地履行主持聽證的職責,不得妨礙當事人、第三人行使陳述權、申辯權。(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二條第二款 聽證主持人應當公開、公正地履行主持聽證的職責,不得妨礙當事人、第三人行使陳述權、申辯權。)
9.委托他人代為參加聽證的,應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五條 當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為參加聽證。委托他人代為參加聽證的,應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及權限。委托代理人代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必須有委托人的明確授權。)
10.委托他人代為參加聽證的,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及權限。委托代理人代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必須有委托人的明確授權。(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五條 當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為參加聽證。委托他人代為參加聽證的,應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及權限。委托代理人代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必須有委托人的明確授權。)
11.辦案人員可以不參加聽證。(錯)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六條 辦案人員應當參加聽證。)
12.與聽證案件有關的證人、鑒定人等無需經過聽證主持人同意,就到場參加聽證。(錯)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七條 與聽證案件有關的證人、鑒定人等經聽證主持人同意,可以到場參加聽證。)
13.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自行決定。(錯)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實行回避制度。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
14.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實行回避制度。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
15.向當事人告知聽證權利時,可以口頭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錯)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六條 向當事人告知聽證權利時,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
16.聽證過程中,聽證主持人應當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對)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四條 聽證主持人核對聽證參加人,說明案由,宣布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名單,告知聽證參加人在聽證中的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四、簡答題
1.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中,聽證主持人在可以行使哪些職責?
參考答案:聽證主持人在聽證程序中行使下列職責:(一)決定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二)審查聽證參加人資格;(三)主持聽證;(四)維持聽證秩序;(五)決定聽證的中止或者終止,宣布聽證結束;(六)《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賦予的其他職責。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二條 聽證主持人在聽證程序中行使下列職責:(一)決定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二)審查聽證參加人資格;(三)主持聽證;(四)維持聽證秩序;(五)決定聽證的中止或者終止,宣布聽證結束;(六)本辦法賦予的其他職責。聽證主持人應當公開、公正地履行主持聽證的職責,不得妨礙當事人、第三人行使陳述權、申辯權。)
2.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過程中,到場人員應當遵守的聽證紀律有哪些?
參考答案:(一)服從聽證主持人的指揮,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發言、提問;(二)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錄音、錄像和攝影;(三)聽證參加人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退場;(四)不得大聲喧嘩,不得鼓掌、哄鬧或者進行其他妨礙聽證秩序的活動。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三條 聽證開始前,記錄員應當查明聽證參加人是否到場,并向到場人員宣布以下聽證紀律:(一)服從聽證主持人的指揮,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發言、提問;(二)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錄音、錄像和攝影;(三)聽證參加人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不得退場;(四)不得大聲喧嘩,不得鼓掌、哄鬧或者進行其他妨礙聽證秩序的活動。)
3.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的程序包括哪些步驟?
參考答案:聽證按下列程序進行:(一)辦案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行政處罰建議及依據;(二)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進行陳述和申辯;(三)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進行陳述;(四)質證;(五)辯論;(六)聽證主持人按照第三人、辦案人員、當事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當事人可以當場提出證明自己主張的證據,聽證主持人應當接收。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五條 聽證按下列程序進行:(一)辦案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行政處罰建議及依據;(二)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進行陳述和申辯;(三)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進行陳述;(四)質證;(五)辯論;(六)聽證主持人按照第三人、辦案人員、當事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當事人可以當場提出證明自己主張的證據,聽證主持人應當接收。)
4.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過程中,可以中止聽證的情形有哪些?
參考答案:(一)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無法參加聽證的;(二)當事人死亡或者終止,需要確定相關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三)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無法當場作出決定的;(四)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場或者需要重新鑒定的;(五)其他需要中止聽證的情形。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聽證:(一)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無法參加聽證的;(二)當事人死亡或者終止,需要確定相關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三)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無法當場作出決定的;(四)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場或者需要重新鑒定的;(五)其他需要中止聽證的情形。中止聽證的情形消失后,聽證主持人應當恢復聽證。)
5.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過程中,可以終止聽證的情形有哪些?
參考答案:(一)當事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二)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參加聽證的;(三)當事人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中途退場的;(四)當事人死亡或者終止,并且無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五)其他需要終止聽證的情形。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終止聽證:(一)當事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二)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參加聽證的;(三)當事人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中途退場的;(四)當事人死亡或者終止,并且無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五)其他需要終止聽證的情形。)
6.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中,當事人提出聽證申請的有效形式有哪些?
參考答案:(一)在告知書送達回證上簽署要求聽證的意見;(二)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口頭提出,辦案人員應當將情況記入筆錄,并由當事人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三)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書面提出。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七條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可以在告知書送達回證上簽署意見,也可以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提出。當事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辦案人員應當將情況記入筆錄,并由當事人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自告知書送達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未要求聽證的,視為放棄此權利。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要求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組織聽證。)
7.當事人、第三人是否可以委托代理人,以及委托代理手續的要求是什么?
參考答案:當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為參加聽證。委托他人代為參加聽證的,應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及權限。委托代理人代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必須有委托人的明確授權。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十五條 當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為參加聽證。委托他人代為參加聽證的,應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及權限。委托代理人代為撤回聽證申請或者明確放棄聽證權利的,必須有委托人的明確授權。)
8.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程序開始時,聽證主持人需要做的事項有哪些?
參考答案:聽證主持人核對聽證參加人,說明案由,宣布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名單,告知聽證參加人在聽證中的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二十四條 聽證主持人核對聽證參加人,說明案由,宣布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名單,告知聽證參加人在聽證中的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五、論述題
1.2021年7月15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21修訂)對聽證范圍進行了擴充。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暫行辦法》進行修改時是如何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詳細規定,以便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聽證權利的?
參考答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21修訂)《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權利的案件范圍作出相應修改。《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五條規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擬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一)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二)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或者營業執照;(三)對自然人處以一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十萬元以上罰款;(四)對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價值總額達到第三項所列數額的行政處罰;(五)其他較重的行政處罰;(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者人民政府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所列罰沒數額有具體規定的,可以從其規定。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21修訂)第四十三條,《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中對聽證人員的回避制度進行了修改。申請回避既是當事人的權利,也是執法人員的義務。請列舉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情形一般包括哪些?
參考答案: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與當事人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如朋友、同學等其他關系密切人員,以及與本案有利益沖突等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人員等。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21修訂)第六十三條并未明確“較大數額罰款”“較大數額違法所得”“較大價值非法財物”的具體數額。《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五條第一款第三項明確為“對自然人處以一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十萬元以上罰款”。如果某項處罰決定既包括罰款,也包括沒收,單一來看都沒有達到聽證數額,但兩者相加就達到了本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數額,應如何處理?
參考答案:如果處罰決定既包括罰款,也包括沒收,且兩者相加就達到了《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五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數額。這種情況下,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因為既然較大數額罰款和較大數額的沒收都納入聽證范圍,那么相當于確立了將剝奪當事人較大數額財產都納入了聽證范圍這樣一個原則,自然將兩者之和進行計算是更為合理的。
4.經過聽證后,如果要改變擬作出的處罰決定,是否需要在作出處罰決定前再次告知當事人有申請聽證的權利?
參考答案:需要從改變的具體內容和情形區分不同情況。新的處罰意見改變了原來告知的內容,如果案件事實、法律依據未變化,僅處罰內容和幅度減輕,或者根據陳述、申辯或聽證過程當事人提交的新證據被辦案機關采納,據此改變處罰依據的事實和證據的,不需要重新告知,但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說明理由。這恰恰說明當事人陳述、申辯或聽證發揮了作用。如果是在陳述、申辯或聽證過程之外收集的新證據,并據此改變處罰依據的事實和證據的,或者非因采納當事人意見而改變處罰依據的,需要重新告知。當然,如果改變后,擬作出的處罰決定已不屬于聽證范圍,則只需告知陳述申辯權即可,不需告知聽證權。
5.“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是聽證的一項重要原則。這一原則是指禁止行政機關因為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而改變擬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作出對當事人更為不利的決定,產生對當事人更為不利的結果。但如果聽證中發現確有應對當事人給予更不利決定的事實和證據存在,該如何處理?
參考答案:一般而言,即便如此,行政機關也不能作出更為不利的決定,不加重處罰,而通過責令改正、行政指導等方式對新的事實和證據所證明的違法行為進行糾正。雖然這似乎與違法必究的原則相違背。但在現代法治觀念下,應更加注重對程序正義的追求,與追求個案正確相比,維護整個法律制度的尊嚴具有更大的意義。
6.行政處罰聽證是否應該公開舉行?如何達到行政處罰聽證程序是公開進行的效果的?
參考答案: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依法予以保密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公開舉行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三個工作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案由以及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7.《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對回避制度進一步細化,回避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參考答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實行回避制度。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應當回避。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
8.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程序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參考答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當事人要求聽證的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確定聽證主持人。
辦案人員應當自確定聽證主持人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將案件材料移交聽證主持人,由聽證主持人審閱案件材料,準備聽證提綱。
聽證主持人應當自接到辦案人員移交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確定聽證的時間、地點,并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聽證通知書中應當載明聽證時間、聽證地點及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翻譯人員的姓名,并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第三人參加聽證的,聽證主持人應當在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第三人。
聽證主持人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個工作日前將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辦案人員,并退回案件材料。
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依法予以保密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公開舉行聽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三個工作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案由以及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